">

繪圖萬顯明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馬遙遙
隨著國家“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的持續推進,健康減重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焦點。在這股熱潮下,各類宣稱“輕松瘦身”的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近日,一款名為“呼吸啞鈴”的產品,以“每天10分鐘,躺著瘦肚子”的口號,在社交媒體和電商平臺上走熱,成為不少減肥心切者追捧的“新寵”。
這種呼吸啞鈴真能輕松達到減肥效果嗎?對此,武漢專家表示,呼吸啞鈴其實是臨床常用呼吸訓練器的家用衍生款,其核心功能是改善呼吸功能,僅靠呼吸訓練來減重并不靠譜,盲目使用還可能暗藏健康隱患。
呼吸啞鈴網上爆火
原理類似于呼吸訓練器
記者點開淘寶電商平臺,搜索“呼吸啞鈴”,立即彈出了上百款產品,價格從十幾元到數百元不等,月銷量最高超過了一萬件。產品頁面充斥著“高效瘦肚子”“7天雕刻馬甲線”“盆底肌修復”等誘人標語。不同品牌的產品外觀基本相似,有的搭配上了電子顯示屏,增加智能計數功能,還有的把塑料材質升級為電鍍工藝,由此賣出了更高的價格。
“健身教練都在用的練腹方法”“每天堅持100下,分離的腹直肌關閉了”“吹了三周,腰圍掉了10厘米”……在一些社交平臺上,呼吸啞鈴已然成了直播間的常駐熱銷產品,網絡主播在宣傳時甚至增加了瘦臉、產后修復盆底肌等字樣,不少網友抱著“反正價格不貴,不妨買回去試試”的態度點擊購買,期待著不費力就能鍛煉全身的效果。
“呼吸啞鈴的原理類似于臨床使用的呼吸訓練器。”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倪吉祥介紹,臨床常用的呼吸訓練器多為“三球式”,通過紅、黃、綠三色小球對應不同呼吸阻力,主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病患者,以及肺部手術、機械通氣后的康復人群。
吹“啞鈴”練不出馬甲線
不當使用或存隱患
通過呼吸啞鈴進行呼吸訓練真的可以瘦肚子嗎?倪吉祥主任表示,腹部脂肪主要堆積在大網膜、腸道周圍,需通過有氧運動消耗熱量,再配合抗阻訓練強化腹肌線條。呼吸啞鈴的核心作用是增加吸氣、呼氣阻力,鍛煉膈肌和肋間肌。這兩種肌肉是維持呼吸功能的關鍵,通過訓練能提升肺活量、改善呼吸效率,但它們的運動強度極低,消耗的熱量微乎其微。因此不可能通過呼吸訓練練出馬甲線,更不可能減少腹部脂肪。
倪吉祥主任提醒,醫院使用呼吸訓練器時,會根據患者的肺功能、病情制定個性化方案,比如控制呼吸節奏、調整阻力強度等,但普通消費者自行使用時,若為追求“效果”盲目加大強度,可能面臨健康風險:快速、用力吹氣或過度訓練,會導致體內二氧化碳排出過多,引發手腳發麻、頭暈、心慌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出現肌肉痙攣。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有肺大泡、氣胸病史的人群,不規范的屏氣呼吸或高強度吹氣,可能導致胸腔壓力驟增,引發肺大泡破裂,甚至誘發氣胸;直接使用高阻力檔位,易導致膈肌、肋間肌過度疲勞,出現胸部刺痛、呼吸受限等問題。
關鍵是管住嘴邁開腿
還要保證高質量睡眠
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學減重?武漢市中心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呂曉玉建議,首先要管住嘴,從源頭控制總熱量,避免不吃早餐、壓力性進食、吃宵夜;其次要主動規避“熱量炸彈”,如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蛋糕、奶茶等高糖食物,熱干面、糍粑等高油主食;遵循“高營養密度”原則,優先選擇蔬菜、優質蛋白、全谷物,在控制熱量的同時,保證身體獲得充足營養,避免減重期間營養不良。
“光靠少吃不動,不僅容易反彈,還可能流失肌肉,降低基礎代謝?!眳螘杂窀敝魅吾t師強調,每周需累計150-300分鐘運動,平均到每天為30-50分鐘,可拆分為15-20分鐘/次,更易堅持。運動類型要科學搭配:有氧運動負責高效消耗熱量,為熱量缺口“助力”;抗阻訓練能維持或增加肌肉量,肌肉量越高,基礎代謝率越高,越利于長期減重;每次運動后還需進行10分鐘左右拉伸,緩解肌肉酸痛、降低運動損傷風險。
“很多人忽略了睡眠對減重的影響,其實睡不好,減重很難成功。”呂曉玉副主任醫師表示,每天需保證7-8小時高質量睡眠,睡眠不足會讓身體處于應激狀態,促使“致胖激素”皮質醇分泌增加,刺激食欲的“胃饑餓素”分泌增加,同時抑制“飽腹激素”瘦素分泌,易導致食欲旺盛、體重上升。此外,部分肥胖人群存在打鼾、睡眠呼吸暫停等問題,即使睡眠時間達標,睡眠過程中頻繁缺氧、覺醒,也會影響代謝與減重效率,需及時就醫改善。
呂曉玉副主任醫師強調,評估減重效果時,別只盯著體重秤上的數字,更要關注體脂率、腰圍/臀圍,以及尿酸、血脂、血糖等代謝指標的改善。這些指標的變化,比單純體重數字更能反映減重的健康價值。減重達標后,仍需維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的習慣,將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日常,才能避免反彈,穩定保持健康體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