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馮袁玥 通訊員 趙婧
2025年國慶與中秋雙節相逢,一場“超級黃金周”為武漢這座英雄之城注入滾燙活力。為了讓這份熱鬧多一份安心,讓這份旅途多一份溫暖,來自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的武漢文旅志愿者們迅速行動起來,一批批身著紅色馬甲的身影,扎根各大熱門點位,一抹抹躍動的“志愿紅”為假期旅游服務注入動人的溫度。

在黎黃陂路上,志愿者們化身“文明向導”,一邊向游客遞上鮮艷的小國旗,一邊耐心講解街區的歷史文化背景。“這條街保留了眾多百年老建筑,往前走50米就是標志性的巴公房子,很適合拍照打卡。”遇到游客駐足咨詢游覽路線,志愿者立刻拿出地圖,細致指明周邊景點與公共設施位置,還不忘提醒“節假日人流較多,請注意保管好隨身物品”。



“我生在武漢、長在武漢,能把家鄉的故事講給天南海北的人聽,看著他們接過國旗時眼里的光,我心里比誰都甜,再累也值!”志愿者曾文靜臉上掛著濃濃的笑意。

吉慶街的煙火氣里,志愿者的腳步從未停歇。他們穿梭在美食攤位與游客之間,不僅協助工作人員疏導人流、引導排隊,還主動勸阻游客亂扔餐盒、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麻煩您將垃圾投到前面的分類垃圾桶,咱們一起守護吉慶街的整潔環境。”


看到老年游客拎著大包特產行動不便,志愿者陳欣妮、黃怡涵主動上前幫忙,一路護送至公交站點,貼心告知返程公交線路。讓人驚喜的是,臨別時老人硬塞給她們兩個紅彤彤的蘋果。手捧著帶著余溫的蘋果,陳欣妮和黃怡涵笑得格外燦爛:“我們本來是想給游客送溫暖,沒想到反過來被游客暖到了!這大概就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份善意的雙向奔赴,比什么都珍貴。”
今年1月23日,江漢路步行街區被評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這里自然也成了外地游客來漢必打卡的地方。黃金周中,江漢路步行街的繁華里,志愿者的聲音成了最貼心的指引。“江漢關博物館下午5點就閉館啦,憑身份證就能免費預約,您現在去還能趕上!”“往前直走200米就是地鐵口,能搭乘2號線和6號線,特別方便!”


志愿者潘少彤來自陜西渭南,在武漢讀大學的這幾年,每逢節假日她都主動報名做文旅志愿者。“每次聽到游客說‘有你們在真安心’,我就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潘少彤的眼里滿是真誠,“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想讓更多人知道,這里不僅有美景美食,更有藏在細節里的溫暖與包容,讓大家像我一樣愛上這座城。”

武漢輪渡碼頭邊,江風里的“志愿紅”守護著每一次平安航行。國慶期間,想乘輪渡看江景的游客排起了長隊,志愿者們早早到崗,成了碼頭邊的“秩序守護者”。“大家別急,排隊很快,支付寶、微信、公交卡等都能買票!”“帶小朋友的家長請牽好娃,腳下臺階要小心點!”“到了對岸就是黃鶴樓和戶部巷,先登樓看江景,再去吃熱干面,這趟行程保準不虧!”



志愿者黃琪的聲音帶著明顯的沙啞,卻依舊清亮有力。“來往游客特別多,說話說到嗓子冒煙,但看到游客們站在甲板上,笑著拍江景、聊風景,我就覺得一切都值了。”黃琪說,“我們的工作不只是引導秩序,更是在傳遞一份安心——讓游客知道,在武漢的旅途中,總有一群人在默默守護著他們。”
“我們想讓每一位來武漢的游客,既能看見江城的美景,也能感受到‘英雄之城’的溫度。” 武漢文旅志愿者服務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假期,無數文旅志愿者用腳步丈量責任,用微笑傳遞善意,以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緩解了景區管理壓力,更讓“文明旅游”的種子在游客心中生根發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