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眾在漢口保元里的街巷中沉浸式觀看《保元風云》。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馮袁玥
“能在紅色舊址上做這樣一部紅色主題的作品,所有人都感到萬分自豪。”10月1日晚9點半,漢口的一間劇場里,120分鐘的演出謝幕,演員和主創向觀眾致意,現場掌聲雷動。
上演的沉浸式文娛劇《保元風云》,自去年9月30日亮相以來已演出300多場,接待觀眾3萬多人次。該劇的故事設定在國共聯合抗日的歷史背景下,以“江城軍事布防圖”為線索,展現中國抗日熱血青年與敵對勢力的緊張博弈。主線與副線共22名演員參與演出,與傳統的觀演模式不同,觀眾不再靜坐席間,而是跟隨演員穿行于保元里的街巷之間,成為劇情的一部分。
“不讓觀眾被動地看戲,而是讓他們走進戲里。”保元里工作人員稱,劇中設有多種互動環節與解謎任務,觀眾可解鎖不同線索,觸發多樣結局。目前,該劇已拓展出多種結局,并針對五四青年節等特殊節點打造專屬劇情場次,增強觀眾的代入感與參與感。
在場景打造上,《保元風云》注重對歷史細節的真實還原。劇場所處的保元里,曾作為地下黨的聯絡站與對外宣傳據點,是一個承載著紅色記憶的老建筑群。此外,無論是傳遞密信的道具、茶攤上的茶具,還是牢房的實景布置,都力求貼近1938年的時代質感。劇中角色的多面性、情節的反轉與情感的細膩刻畫,成為吸引年輕觀眾的關鍵。
據介紹,該劇初期以在校學生及剛參加工作的上班族為主要客群,隨著內容不斷豐富,親子家庭觀眾也逐漸增多,外地游客占比超過半數,甚至有觀眾“五刷”“十刷”,探索不同劇情線。
“劇里的愛國主線以及環環相扣的邏輯布局吸引了我,解謎和演戲的雙重樂趣更讓我身臨其境,作為劇本殺愛好者,我特意換了一身旗袍來玩。”遼寧游客李羽希從小紅書上了解《保元風云》,國慶來漢旅游便慕名前來打卡。
《保元風云》的推出,是武漢文旅從“打卡式”觀光向“沉浸式”體驗轉型的又一次實踐。在國慶一周年之際,《保元風云》推出了特別彩蛋與紀念票根,繼續以“戲劇+文旅”的方式,講述武漢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