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余灣曬秋現場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林楚晗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林楚晗 實習生姚易檸)“超級黃金周”首日,黃陂大余灣第三屆曬秋節迎來客流高峰。5萬斤稻谷、5萬棒玉米鋪就成秋日調色盤,單日接待游客近萬人次,成為武漢秋日鄉村游的“頂流”打卡地。
10月1日上午10時,剛入村口,就被屋頂曬臺上的盛景撞個滿懷——1500個玉米搭建的豐收垛直抵檐角,1314個玉米編織的愛心屋藏著浪漫寓意,南瓜與紅辣椒堆疊的豐收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沿著新修的300米木棧道登高遠眺,中央街屋頂、后街曬秋場、智慧泉畔的曬匾層層疊疊,“五谷豐登”“風調雨順”的主題布景與明清馬頭墻相映成趣,連青石板路旁的石臼里都曬滿了橙黃的柿子,隨手一拍都是秋日大片。
“今年曬秋面積是去年的十倍,連青石板路的石臼里都曬滿了作物。” 景區總經理盧千向記者介紹,古村周邊五百畝稻田同步豐收,金色梯田與屋頂曬秋形成“地上地下雙豐收”景觀,自9月開鐮儀式后,開放的收割體驗區已接待超千名游客。
在古村后側的“農耕潮玩區”。一片金黃的稻田與翠綠的玉米地間,游客們換上藍布農服、戴上草帽,瞬間變身“農耕達人”。記者了解到,十一期間,只要組團十人以上,和景區提前預約就可以親自下田,體驗農耕文化帶來的快樂。
夜幕降臨,煙火市集迎來消費高峰。農戶的攤位上,新米、野菊花茶、手工醬菜等明碼標價,掃碼即可購買;非遺手作區里,剪紙藝人教游客剪國慶主題窗花,陶藝師傅指導游客捏制南瓜造型陶器。
截至發稿,大余灣景區客流仍在持續攀升。大余灣景區十一期間至10月9日,非遺皮影、變臉噴火、編鐘演奏等表演還將每日滾動上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