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遼 綠釉陶甕 宋遼 銀執壺

宋遼 金鳳銀簪

滿池嬌紋金梳

宋遼 金覆盂形器

宋遼 燙金花口銀盞

宋遼 金葉

宋遼 銀鋌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通訊員 屈征
1986年,河北易縣高陌鄉大北城村民在日常耕作中無意間的發現,讓一個宋遼時期的“私人窖藏”重見天日。
一個略高于成人膝蓋,腹部較鼓,小底大口類似常見腌菜缸的陶甕里,居然裝有成套的銀制酒器、85件銀碟;百余件成對(套)金、銀飾品;五十兩銀鋌18件、金葉181片;金銀、玉、水晶、琥珀200余件……
近日,武漢博物館年度重磅大展“易水寒光——易縣大北城宋遼金銀器窖藏展”,帶您一同“穿越”回宋遼時代,親歷這場藏寶行動!
在考古學上,窖藏是在突發事變過程中,人們為保存物資,特意將其盛裝在金屬、陶瓷等材質的甕罐中掘地埋藏的方式。目前,我國多地發現的宋代金銀器窖藏,主要為宋遼、宋金、宋元戰爭中富家大賈、官宦人家匆忙掩埋而遺存下來的。河北易縣窖藏的發現提供了諸多史實,同時帶來了許多謎團:這甕寶貝埋藏地是屬于北宋還是遼?是誰在什么情況下掩埋了這甕寶貝?他后來發生了什么沒有回來取走它們?為什么這些器物既有遼代北方草原民族特質,又充滿北宋溫婉典雅氣韻?
本次展覽將有400余件展品展出,其中,一級文物17件,二級文物更達360余件,質地豐富,涵蓋有金、銀、玉、水晶、琥珀、陶等多品類。展品工藝精湛,形制精美,匯集了鏨刻、捶揲、鎏金、焊接等工藝,其中金覆盂形器、滿池嬌紋金梳等,更呈現了古代工匠精湛高超的技藝。
展覽分為饌器、貨幣、飾品、雜件四個部分。進入展廳,滿廳的金光銀光。展廳陳設時,將一大批銀質餐具,整齊劃一地陳設,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易縣大北城窖藏中還有18件銀鋌和181枚金葉,其上鏨刻的銘文和墨書文字承載了財富價值與歷史信息,意義重大。
除易縣窖藏展品外,為迎接這些遠道而來的宋遼珍寶,武漢博物館精心遴選了一批同時代的珍貴館藏文物參與展出。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宋《奇峰樓閣圖》為建館以來首次對外展出。此幅珍貴的宋代繪畫作品中遠山若隱若現,宮闕樓閣掩映于山林之中。宋代距今已近千年,中間歷經多個朝代的更迭和時局動蕩,大量畫作損毀或流失,目前存世量極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