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茶姐姐”楊藝瓊(中)介紹來鳳藤茶 活動主辦方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李博 陳詠 趙德龍)10月3日,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賽里木湖畔,“來鳳藤茶邊疆行”賽里木湖專場推介會在此舉行。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與新疆博州兩地以茶為媒,通過民族歌舞展演、文創禮品互贈、產業推介訪談等形式,上演了一場沉浸式的文化對話與產業協作盛宴。
當天下午,賽里木湖湛藍的湖面,與遠處巍峨的雪山交相輝映,成為這場盛會的天然舞臺。活動在博州歌舞團的《薩吾爾登盛宴》中拉開帷幕,演員們用剛勁有力的舞姿展現草原兒女的豪邁情懷。隨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歌手以《門前一口堰》《四季》兩首民歌,將武陵山區的吊腳樓炊煙、清江水韻娓娓道來,與草原文化形成呼應。
活動中,來鳳縣向博州博物館贈送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織錦“西蘭卡普”。這件被譽為“土家族史詩”的精美織物,承載著武陵山區千年智慧,其絢麗的紋樣與賽里木湖的自然之美相映成趣,成為鄂博兩地情誼的生動見證。
作為活動核心環節,知名主持人歐陽夏丹與來鳳縣藤茶企業代表展開深度對話。通過訪談,觀眾得以深入了解“中國藤茶之鄉”來鳳縣的生態優勢:終年云霧繚繞的武陵山脈,孕育出富含黃酮、具有保健功效的優質藤茶。企業代表現場展示了藤茶制作工藝,并分享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如何帶動當地鄉村振興。
“這杯來自武陵山的藤茶,不僅承載著土家兒女的健康祝福,更架起了鄂博兩地產業協作的橋梁。”歐陽夏丹表示。現場還通過視頻連線展示了博樂市與來鳳縣的特色農產品,為后續兩地產業互補合作奠定基礎。
活動特別設置了《呼麥·故鄉》《酉水人家》等極具地域特色的文藝展演。蒙古族喉唱藝術與土家族山歌的碰撞,讓觀眾感受到鄂博兩地的文化魅力。隨后開展的“民族大聯歡”環節,來自湖北來鳳的土家族群眾,與當地蒙古族、維吾爾族群眾共跳土家擺手舞,古樸的舞步在湖光山色間劃出整齊的弧線。湖畔空地上,醇厚的藤茶茶香與金黃的馕餅麥香交織,匯成一幅民族團結、情感交融的動人畫卷。
主辦方介紹,此次推介會是鄂博兩地深化對口援疆工作的創新實踐。通過“文化搭臺、產業唱戲”模式,既推廣了來鳳藤茶這一綠色健康產品,更促進了兩地在文旅融合、特色農業等領域的深度對接。活動現場設置的“鄂博好物匯”展區,通過直播帶貨將來鳳藤茶、賽里木湖魚子醬等特色產品推向全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