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評論員 程曼詩
國慶假期的武漢,兩則尋常人的故事在全網刷屏。一則發生在武深高速的車流中,一則定格在光谷便利店的柜臺前。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卻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人與人之間的守望之路,也勾勒出一座城市最動人的精神底色。
武深高速上,方先生帶著妻兒與襁褓中的寶寶出行,本是一場愜意的假期旅程,卻因一輛左右亂竄的SUV按下“暫停鍵”。當看到那輛廣東牌照的車以10碼的速度踽踽獨行,車頭凹陷、車身帶傷,駕車老人頭歪一側神色異常時,他沒有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漠視。打開雙閃緊隨其后,停在應急車道冒險拉車門,哪怕面對司機的不解與后續行程的打亂,他事后回憶“后怕卻不后悔”。妻子鄭女士十分豁達,“老公是做好事的,下次再玩也無妨”。這份選擇,無關職責所在,只因“怕出更大事故”的樸素擔憂,是普通人在危急時刻本能地挺身而出。
就在當天,光谷花車巡游的熱鬧現場,便利店店主金貴平正遭遇一場“支付危機”。網絡中斷讓手機支付失靈,手持飲用水的游客急得團團轉,他一句“水先拿,憑良心付款”,瞬間化解了眾人的窘迫。面對“不怕虧本嗎”的疑問,他笑著說“虧也是虧給中國人”。這份毫無保留的信任、毫不設防的奉獻,很快收獲了最真誠的回響:市民帶孩子專程補款,陌生網友深夜轉賬,更有匿名者留下1000元與“不可使抱薪者凍斃于風雪”的感恩留言。而這位退伍軍人并未止步于此,他計劃將捐款轉贈給環衛工人,讓善意如漣漪般擴散,向更遠處蔓延。
方先生與金貴平,身份不同、境遇各異,卻有著同樣的選擇邏輯:不漠視他人的困境,不畏懼突然的麻煩。高速路上的“多管閑事”,是為了守護陌生司機的安全;便利店里的“便利之舉”,是為了緩解游客的燃眉之急。這些在他們看來“沒什么大不了”的小事,恰恰是危難時刻的“及時雨”,比任何錦上添花的熱鬧都更顯珍貴。
“不可使抱薪者凍斃于風雪”,匿名轉賬里的這句話,道盡了人們對善意的珍視。方先生中斷旅程贏得敬意,金貴平放下顧慮收獲支持,他們用行動證明:人與人之間的守望相助,從來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人與城之間的雙向奔赴。武漢的城市之光,不在高樓大廈的璀璨,不在霓虹閃爍的商圈,而在方先生拉車門的瞬間,在金貴平遞水的手掌心,在陌生人補款的身影里。
小小舉動,恰似一面鏡子。照見普通人心中的責任與擔當,也照見一座城市的溫情。當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在他人需要時“多走一步”,當善意能夠在人群中接力傳遞,當每個微小的善舉都能被看見、被尊重時,城市便會擁有持續跳動的“溫暖心跳”,社會也會滿是觸手可及的溫柔。這,或許就是武漢給這個國慶假期最動人的答案,也是每個城市都該擁有的流量密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