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殷悅
通訊員 產啟斗
這個十一假期,多位外地游客在社交平臺分享武漢地鐵出行體驗,稱徐家棚、光谷廣場等地鐵站出入口數量不是一般得多,有的字母已經用到了UVW,“感覺26個字母都快被用完了”。

10月5日,極目新聞記者探訪了解發現,武漢地鐵的“出口密度”在多個換乘站體現得淋漓盡致。

徐家棚站
作為承載5、7、8號線換乘的徐家棚站,已開通16個出入口,是武漢首座四層地鐵站。因換乘距離長且空間大、裝修風格獨特,不少網友打趣稱它:“徐家棚國際空間站”。

從北京來武漢游玩的佟女士走在徐家棚站換乘傳送帶上笑稱:“第一次來武漢,地鐵站大得令人震撼!準備去F口寄存行李,感覺走過了一個四季。”

值得注意的是,該站裝修設計主題是“城市森林、湖光山色”,未來感十足,站內的藍天白云和蘆葦綿延,營造出了“風吹蘆花飄,人在畫中游”的視覺享受。
早在2019年,武漢地鐵徐家棚站綜合交通樞紐就獲得了菲迪克“工程項目特別優秀獎”,首創“公鐵合建地下車站”,完美整合地鐵車站和越江隧道。
而在光谷,2、11號線換乘的光谷廣場站也堪稱“出口王者”。這座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一共有14個出入口。去年年底11號線二、三期開通,11號線光谷廣場站開放11個出入口(含商業)。還創新采用“五行+角度”雙重指引——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傳統文化主題進行導向,并以黃、綠、藍、紅、棕5種顏色對應區分,站廳內0至359度的圓周角度標識,讓“我在105度出口等你”成為新流行語。武漢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設計是為匹配31400平方米環形站廳的空間布局,提升定位精準度。

光谷廣場站
3、7號線交匯的武漢商務區站,出入口開通數量已超10個。站內“夢幻星空”主題設計使其獲封“亞洲最美地鐵站”。

武漢商務區站,圖源武漢地鐵
3、6、7號線換乘的香港路站則有8個出入口,作為漢口核心區交通樞紐,其出口覆蓋了周邊商圈與醫療資源,據公開資料顯示:“如果把別的換乘站比喻為200平方米大平層的話,而香港路站則是200平方米的三層別墅,關鍵是這個別墅的每一層還不在一個平面上,是錯開的,因此,通道多,樓梯多,其中手扶電梯達39部,垂直電梯4部?!?/p>
密集的出口與獨特的指引方式,引發了大量趣味評論。有網友調侃:“在這些站里走一走,微信步數直接登頂”。

光谷廣場站的角度指引更是引發創意互動,“以前說在A口等你,現在得精確到角度了!”“感覺自己不是在坐地鐵,是在操作無人機航拍定位”。
出口密集源于站點銜接商圈、樞紐的功能定位,從字母編號到角度定位,這些“讓人迷路又忍不住點贊”的地鐵站,正成為武漢交通科技與城市活力的獨特注腳。
您有什么在武漢地鐵站發生的趣事嗎?歡迎分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