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湯煒瑋
10月4日,浙江臺州項女士的朋友圈九宮格,讓一句古詩有了實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照片里,她著戰國袍執蘆葦,身后是緩緩東去的長江,風掀起衣角,像把三千年前的《詩經》翻到了武漢篇章。照片的拍攝地點是:武漢青山江灘。
這個假期,青山江灘確實火了。青山江灘作為長江主軸的組成部分,是武漢市首個“江、灘、城”三位一體的生態江灘,湖北省首個“海綿”江灘,綠化比例最高的江灘,起于羅家港,止于武豐閘,長7.5公里,分為生態草溪景觀區、體育運動景觀區、都市時尚景觀區、工業遺跡景觀區、市民廣場景觀區、青山記憶景觀區等七大景觀區。青山江灘綠化率高達80%,從空中俯瞰,宛如一條沿著長江鋪展的綠色地毯。


10月2日下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青山江灘,沿著緩坡設計的步道前行,路兩邊隨處可見搭著帳篷休閑的人們,有的是家庭聚會,孩子們在草坪上肆意奔跑,家長圍在一起聊家長里短。有的是朋友相聚,天幕下好友們圍坐在一起打牌、玩游戲,不時傳來一陣陣爽朗的笑聲。
在一叢蘆葦坡上,記者偶遇正在旅拍的項女士。“這時候就想最讓你痛苦的前男友,保持悲傷情緒……”在攝影師幽默地引導下,項女士輕松出片。項女士告訴記者:“她和閨蜜是1號晚上到武漢的,住在黃鶴樓附近。此前在網上看到了一張黃鶴樓與高鐵同框的照片,歷史與科技的碰撞,讓她頓時對武漢充滿向往。來到武漢,在青山公園旅拍,開闊的江面、悠遠的輪船汽笛、撲面而來的江風,讓自己不由得沉醉其間。”


沿著江,順著船行的方向繼續走,一臺靜靜佇立江邊的黃色起重機傲然挺立。這里曾是一冶的重件碼頭,在交通不便的過去,大量的設備、構件、原材料,就是從這里,源源不斷運往武鋼建設工地。之后,武鋼生產的鋼材又從這里運向全國及世界各地。


在青山江灘,還有充滿動感的運動場,每年有超百萬人次市民游客來此享受運動的快樂;這里也是開闊的“城市陽臺”,不少人坐在公園內咖啡館二層的露臺,一邊喝咖啡一邊眺望長江;這里還是浪漫的愛情見證地,當天長江喜文化樂園正籌備著一場新的婚禮。
綠色、創新、活力,串聯起了青山江灘的成長路徑,同時也是武漢人日常生活的底色——把日子過成詩,不必遠方,長江就在家門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