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倪莉 寇金鐸)中秋國慶假期出行高峰期間,科技賦能成為武漢高速交通保障的重要支撐。
9月30日21時 17 分,武大高速K32段(往黃陂方向)突發事故,此時該路段車流已攀升至平日3倍,若處置不當極易引發長距離擁堵。
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二大隊指揮室民警周天舉接到警情后,并未急于調度地面警力,而是輕點操作屏啟動 “空地協同” 處置機制,一鍵調度就近警務機巢的無人機緊急升空,僅用3分鐘便抵達事故現場,為后續處置贏得關鍵時間。


夜間事故處置的難點在于 “視線受阻、信息滯后”,以往民警抵達現場后,需先布設警示標志、手持手電勘察,僅基礎勘查就至少需要20分鐘。
此次無人機搭載紅外熱成像鏡頭,輕松穿透夜色生成清晰熱力圖譜,同步通過4K攝像頭捕捉車輛損毀情況、地面剎車痕跡,自動生成現場模型并實時傳輸至民警徐超的執法終端。同時,無人機下方的爆閃警示燈持續閃爍,高音喇叭循環播報安全提示,在地面警力抵達前筑起一道 “空中安全屏障”,有效防范了二次事故發生。
21時25分,徐超帶領輔警抵達現場時,清障車、急救車已依據無人機傳輸的數據提前在應急車道就位。 徐超一邊用執法記錄儀比對現場數據,一邊迅速組織救援,至21時30分僅用5分鐘便完成現場勘查,較傳統方式節省近75%的時間。
21時35分,受損車輛被順利拖離;21時45分,道路恢復雙向暢通,此前形成的1.2公里緩行帶完全消散,未對國慶出行高峰造成實質影響。
10月1日,武大高速迎來車流 “井噴”,無人機體系再次發揮 “空中生力軍” 作用。通過全路段巡控構建 “一張圖” 監測體系,發現K25段車流飽和后,立即將數據反饋指揮室,民警吳甦迅速調度地面警力引導分流;同時,無人機通過高音喇叭實時播報路況,還成功驅離1輛在服務區入口臨時停車的私家車,避免車流 “倒灌”。這套 “空地協同” 的節日安保模式,有效將 “大流量” 轉化為 “暢通行”,用科技守護群眾出行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