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依依和自己的作品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治濤 通訊員 婁修明 王莉詩
近日,第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圓滿收官。武漢職業技術大學時尚與傳媒學院學生張依依以扎實的技藝功底、巧思迭出的創新設計與賽場上的從容表現,從全國眾多頂尖選手中突圍,最終以全國第七名的優異成績斬獲時裝技術項目優勝獎,成功入選第48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
作為老師眼中的“夢裁少女”,張依依從小就對制衣興趣濃厚,她回憶:“小時候總看著媽媽把普通布料縫制成漂亮衣裳,那種神奇感讓我悄悄埋下了‘創造美’的種子。”
這份對服裝設計的熱愛與執著,成為張依依擇校時的堅定指引,上大學時她毫不猶豫選擇服裝專業,入學后更主動投身各類技能競賽,在實戰中打磨本領、積累經驗。
2023年,張依依迎來技能成長“爆發期”:先奪湖北省職業技能大賽金牌,再摘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牌,憑借亮眼表現直接入選省集訓隊。面對省隊高強度的淘汰機制,她頂住壓力,一邊虛心汲取同伴的優勢技法,一邊不斷突破自我技術邊界,最終憑借過硬實力,拿到了代表湖北征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的“入場券”。
張依依的競賽指導老師介紹,時裝技術項目的比拼,是對選手“全流程能力”的嚴格檢閱。
根據賽制,選手需在限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從設計構思、版型制作,到面料裁剪、成衣縫制的完整環節,既考驗技術熟練度,同時對創意靈感、體能儲備與心理素質提出更高要求。
張依依坦言,備賽期間她曾陷入“精準與效率”的兩難:既要保證立體裁剪的毫米級精準,又要把控好時間進度。
為攻克這一難題,張依依開啟高強度訓練模式,他每天扎根訓練室,反復打磨裁剪、縫制等核心工藝,手指被針扎出小孔、被面料磨出劃痕是常態。
武漢職業技術大學時裝技術大賽基地的教練團隊,是張依依備賽路上的“硬核后盾”。從不同面料的特性解析,到縫制工藝的細節優化,教練們全程陪伴指導,幫她梳理技術難點、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在她陷入瓶頸時找準突破方向。
“教練團隊就像‘專業活詞典’,當我備賽時遇到盲點,他們總是憑借深厚積累提供清晰指引;他們更像‘難題破壁人’,總能幫我跳出困境。”談及指導老師的幫助,張依依滿心感激。
全國總決賽的舞臺上,高手云集、競爭激烈,作為“精工制衣新星”張依依始終保持從容心態,她憑借扎實的技術功底與對作品細節的執著追求,讓參賽作品既展現出高水準的工藝完成度,又蘊含獨特的創新理念,最終贏得評委一致認可。
張依依表示,接下來她會沉下心打磨技藝,總結這次比賽的不足并改進,在集訓中提升專業素養,爭取未來站上世界技能大賽的舞臺,展現中國青年技能人才的風采,為國家爭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