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通訊員 宋若虹、胡嫄嫄
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的“江流萬古——長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寶展”,憑借精品集結和出片屬性,國慶中秋假期,線上線下圈粉各地游客。

來自長沙的一對父子打卡“江流萬古”展(圖源: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展覽集結長江流域37家博物館的160件文物,40多件一級文物集體來盤龍城“出差”。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神獸紋、辛追夫人的“貍貓紋漆食盤”、海昏侯的黃金器、鑲紅寶石金冠,以及不遜于今天大牌高定的全套明代金銀頭面,讓網友直呼“古人精致起來比現代人還會玩”。展廳內,精心布置的光影自帶高級打光;展廳外,被稱為“武漢小埃及”的網紅打卡點新增“長江水”景觀,這個假期,盤龍城遺址博物院再次成為潮人熱衷的“國風大片拍攝地”。


“江流萬古”上展金器頗為吸睛(圖源: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此次展覽系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璀璨長江”文博系列展的首展,盤龍城遺址博物院原院長、研究館員萬琳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展覽延續了該院近年來年度大展的一貫追求,在扎實學術支撐的基礎上,從國內眾多文博單位精挑細選與展覽主題最契合的文物,不斷提升展陳效果的美學表現,努力讓異彩紛呈、璀璨多姿的優秀文明成果以最美姿態呈現給觀眾?!?/p>
正是這一貫追求,為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系列大展不斷贏得贊譽。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文博愛好者中流傳著“盤博出品,必屬精品”的說法。
此次大展,前期來嘗鮮的網友,紛紛自發在社交平臺分享這個“武漢寶藏大展”,精美的圖文收獲大量點贊。來自長沙的父子沉迷綠松石鑲金飾件的“雙身龍造型”,大連母女點贊遺址公園的“打卡裝置”,深圳游客則偏愛“江流萬古”特展的金器部分,不同年齡、地域的游客在這里讀懂長江文明的脈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