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龐正 通訊員陳揚)“國慶長假回家,看到家里的自來水變清澈了,水量也更大了,我們過節更開心了?!苯?,在成都讀大學的林小燕,說起老家湖北省公安縣獅子口鎮橫堤村三組的自來水變化,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推進農村供水小型引調水和提標升級工程建設,改善100萬農村人口供水條件,是湖北省2025年十大民生項目之一。極目新聞記者從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中心獲悉,該項任務已于9月底提前完成,已累計推動23處民生項目改善105萬農村人口供水條件。
據介紹,為扎實推進工作,湖北省水利廳延續廳黨組、駐廳紀檢監察組“雙專班”機制,將整治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不到位等問題同農村供水民生項目一體推進。改善100萬農村人口供水條件共涉及17個市(州)23個縣(市、區)23個農村供水工程,湖北健全省市縣“一盤棋”責任機制,組建6個由廳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的工作專班分片包保領辦,市縣兩級水利部門條線領辦農村供水民生項目、具體實事371件,分兵把守、分片包干,確保成效。當陽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十堰市鄖陽區江南水廠等一批現代化工程如期建成,實現了穩定供水、高品質供水。
改善農村供水,資金是關鍵。湖北創新轉變融資思路和模式,以“三資”改革驅動縣域城鄉或全部農村供水一體化募建管運。今年再爭取到3個小型引調水項目獲批,爭取中央資金2.4億元,加上省財政資金1億元,帶動23個項目落實投資10億元。老河口市利用去年建成的二房營水廠融資4000余萬元,用于朱排崗水廠擴建和3座小型供水工程收購,盤活了農村供水資產,讓5萬多群眾喝上優質的丹江口水。
將好事辦好,讓群眾更舒心。湖北推動縣域城鄉或全部農村供水工程統一管理、統一維護、統一服務,全省共有68個縣(市、區)成立統管機構,占比70%,做到服務24小時響應。編制出臺農村供水服務費用收取管理、水質檢測等長效機制;完善群眾投訴處理、應急供水保障等制度,建章立制效用逐漸凸顯。
此外,面對今年跨季連旱、旱澇并存急轉局面,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中心摸清全省近10萬處工程供水情況,完善規模水廠應急預案,配備應急供水車輛設備,通過調蓄、引水、分時供水、節水、送水等方式,保障25個縣(市、區)因旱受影響群眾飲用水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