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特約評論員 何長青
近日,中央政法委在京發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根據網絡關注度和各地各單位依規確認、推薦進行綜合評審,共有69位見義勇為勇士光榮上榜。他們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見義勇為,保護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其事跡可歌可泣、感人肺腑,是當之無愧的勇士。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老百姓非常崇尚的英勇品質。這些上榜的見義勇為勇士,有在汛期暴雨洪水中向險而行、搶險救出多人的李風國、樊兵兵、湯偉鵬、朱旭陽等;有在犯罪嫌疑人持刀行兇時挺身而出、英勇搏斗的崔伯風、高明成、許一菡、陳文彬、鄒玉華等;有在深達40米低溫缺氧井中救出幼童的女輔警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爾;第27批援坦桑尼亞中國醫療隊隊長張軍橋為施救當地民眾英勇犧牲,用生命踐行中非人民友好精神。他們雖然職業各異、民族不同、年齡有別,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和不法侵害時,毫不猶豫挺身而出。這些凡人英雄用微光匯成星河,用正義之舉向社會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也激發了更多人的正義感和勇氣,帶動了“見義勇為”,涵養了社會新風正氣。
對見義勇為人員的關心關愛,既是對奉獻者的真誠回饋,更是對正義事業的有力支持。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為見義勇為者構筑堅實法治后盾。民法典設立“好人條款”,倡導良好社會風尚;新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公民對不法侵害有權采取防衛性措施,為公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賦予了法治底氣;多地出臺專門地方性法規厚待英雄;司法機關以公正裁判捍衛“好人有好報”的樸素正義……這些法治保障舉措為見義勇為者撐腰鼓勁,讓“扶不扶”“救不救”不再成為困擾人們的道德難題。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平凡的英雄,是社會的榜樣,也是精神的財富。我們的社會從來不缺少見義勇為的英雄,但要讓更多人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成為社會的守護者,還要持續健全見義勇為權益保障制度機制,從基本生活、醫療、就業、教育、住房等方面加強政策支持、優待幫扶,解決好見義勇為人員的后顧之憂,使“德者有得、勇者有榮、助人有福”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激勵更多人投身義舉。要完善長效關懷機制,既對見義勇為人員及時進行表彰獎勵,也要著眼長遠,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關懷機制,確保他們生活有保障、困難有人幫、未來有希望。鼓勵支持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多元力量積極參與,為見義勇為人員提供持續的物質支持和精神慰藉。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我們要以法律的名義褒獎勇者厚待英雄,用法治的力量引導公眾向上向善,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加強見義勇為工作,更好地推動全社會崇尚英雄、爭做英雄,讓見義勇為成為新時代社會風尚,讓見義勇為精神點亮正義之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