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位院士為獲獎的青少年頒獎并寄語

湖北機器人 “炫技”

人形機器人現場演奏

諾獎得主本杰明·李斯特在論壇上發言

人形機器人和人合奏《高山流水》

掃碼看視頻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張屏 張靜嫻 張淵 實習生 姚博涵 盧嘉盈 通訊員 趙曉靜 姜勝來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魏錸 陳熹
10月14日,以“厚植科普沃土 放飛科學夢想——匯科聚智 共筑支點”為主題的2025東湖論壇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諾貝爾獎得主、兩院院士等國內外知名學者云集湖北。一場全景式、立體化、多角度展示前沿科技成果的盛宴徐徐展開,一場場科普的論道激發了創新熱情。
再訪江城點贊城市活力
諾獎得主被人形機器人圈粉
2025東湖論壇星光熠熠,全球范圍內的學術泰斗、產業巨擘等共赴“東湖之約”。同時,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西班牙、韓國、比利時、波蘭等十余個國家的50余名外賓出席開幕式暨主論壇,打造國際合作“新橋梁”。
眾多科學巨擘中,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本杰明·李斯特格外引人注目。作為東湖論壇的老朋友,他再次到訪武漢,難掩興奮之情。“武漢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這樣的城市活力,真的非常打動我。”本杰明·李斯特接受采訪時不吝贊美地說,“這里的食物美味,市民熱情樂觀,每次到來都讓我倍感欣喜。”
他分享道,東湖論壇是實現“創造更美好世界”目標的重要平臺。“這類論壇最大的價值在于能給參會者帶來啟發,有時我們并不清楚具體面臨哪些挑戰,但當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從不同角度分享未來需要做的事,這種共同探討待解決問題的方式非常好。每次參加完這樣的會議,我都會帶著很多新想法回去——這就是這類會議的可貴之處。”當天他圍繞“催化讓世界更美好”作了主題報告分享。
論壇現場,一段人形機器人合奏《高山流水》的表演深深吸引了本杰明·李斯特,他一邊專注聆聽,一邊用手機記錄說:“這是我第一次見證機器人與人同臺演奏,非常震撼!”
德國工業4.0標準化委員會成員于爾根·格羅特帕斯同樣對論壇給予高度評價:“東湖論壇讓我們看到了科技發展的未來圖景,將更好地促進中德之間的產業和研發的創新,不論是在制造業,還是其他的方面,我們看到武漢確實和德國有很多智能制造的合作。”
主論壇上,五位重量級專家還帶來了主題報告分享,帶來了一場科普與科創知識融合的科學盛宴。
四大研究報告重磅發布
我國數字經濟綜合實力全球第二
東湖論壇的發布環節歷來備受關注。今年,四份凝聚全球智慧的權威報告相繼亮相,清晰描繪出創新發展的時代圖景。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指數2025》顯示,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與活力,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國的數字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球第二。湖北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2024年湖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穩步提升,占湖北GDP比重由2018年的5.0%增長到2024年的9.6%,湖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將全力構筑中部崛起的“數字引擎”。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武漢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報告2025》顯示,武漢科技創新能力保持穩步增長態勢,武漢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得分較上年度增幅達14%,武漢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成為創新資源的“聚能場”、高水平科技成果的“策源地”、產權創新發展的“強引擎”、全球創新網絡的輻射源。
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發布的《中國基礎研究競爭力報告2025》顯示,2024年湖北省基礎研究競爭力指數為71.70,排名第6位,遙感、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學、陶瓷材料、自然地理學、地質學、地理學、多學科地球科學、地質工程、礦物學、病毒學等學科在全國范圍內優勢突出。
武漢大學發布的《全球企業創新指數2025》分析了全球與中國主要企業在未來信息、未來制造、未來材料、未來健康以及未來能源五大未來產業中的創新格局,整體而言,中國未來產業創新資源高度集聚于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三大區域,呈現出“多點引領、集群共進”的空間發展格局,湖北以創新撐起了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展示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巨大的發展潛能。
永葆向學之心,常懷報國之志
8位院士為青少年送出東湖寄語
科技的未來在青少年,創新的活力在青少年。在實踐環節,李德仁、丁烈云、丁榮軍、謝先啟、孫和平、李培武、楊春和、金梅林八位院士依次登臺,為10名榮獲2025年度全國青少年創·造實踐活動東湖特別獎的代表贈送手寫寄語。“不停歇的奮斗,不停歇的創新”“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重任”“追時代之光,赴時代之責”“科技與愛國同行,做新時代的追光少年”……每一句寄語,都凝聚著科學家對下一代最殷切的期望。
來自福建省福州市臺江第一中心小學六年級的俞硯銘收到李培武院士的寄語,激動地說:“未來我會多參加這類比賽,爭取未來也能像科學家、院士一樣給優秀青少年寫寄語。”新疆的鄧佳鈺同學收到丁榮軍院士的寄語后也說:“我會牢記院士的勉勵,更加關注科技發展,參與更多創新活動。”
兩代科技人在此刻完成精神傳承,獲獎青少年們手捧寄語,眼中閃爍著感動與堅定,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論壇舉辦期間,武漢30多家科普場館、創新平臺將舉辦系列公眾科普活動,其中包括5家湖北實驗室和1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均免費向市民開放,感興趣的市民朋友趕緊預約起來吧。
作為推進科技創新開放合作、鏈接全球全國創新資源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以“科普+科創+科技人才”為鮮明特色,通過“開幕式暨主論壇+平行論壇+同期活動”三大板塊,為參會者與公眾呈現一場多層次、全維度的科技盛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