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王晨曦 通訊員張素華 汪崢)一場大火讓少年面部嚴重損毀,幾乎成為“無面人”,他因此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在武漢市第三醫院,一場歷時18個月的醫學“長征”為他帶來了新生。10月14日,該院燒傷科醫生創新性地將他的腹部皮膚移植到面部,邁出成功“換臉”的關鍵一步。
小杰(化名)今年16歲,2年前,一場火災讓他面目全非,頭部五官損傷嚴重,幾乎成了“無面人”,在創傷痛苦和燒傷后瘢痕畸形的打擊下,他甚至喪失信心。2024年,小杰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武漢市第三醫院燒傷科,尋求找到修復面部的希望。
該科主任醫師張偉經過周密的計劃和準備,為小杰制定了修復方案。張偉介紹,“換臉”需先“換膚”,要實現全臉再造,需要移植至少整張臉大小的大面積皮膚。但由于嚴重燒傷,小杰的全身幾乎沒有可供移植的大面積健康皮膚。
“若移植整塊健康皮膚,可幫助小杰重塑顏色質地均一、無拼接的全新正常面部皮膚,實現面部整容和面部結構的重塑。”為了幫助小杰重塑新臉,張偉團隊決定采取腹部擴張皮膚方法,以獲取臉部“換膚”所需的巨大皮膚組織。
與傳統植皮方式修復面部大面積缺損相比,采用腹部皮膚進行擴張游離移植,實現起來難度大,需要克服臉部皮膚基底薄、植皮后存活難等問題,在實際操作中,還面臨移植前擴張效率低、難以獲得巨大組織瓣、皮膚肥厚、形態不好等諸多挑戰。但該方案如同“草皮帶土移植”,不僅利于移植后皮膚存活,更利于后期整復和修整。
為獲取大面積的組織更好地用于面部修復,張偉團隊在1期進行腹部擴張器植入時,還對小杰的肚臍進行了移位和重建,在保留皮膚造型的同時,確保目標區域皮膚實現持續擴張。2025年10月14日,手術如期開始,在經歷了長達18個月的超長時間和超量擴張后,擴張區原本肥厚的腹部皮膚變得薄而柔軟,面積也達到面部移植的條件。為了將這塊約600平方厘米的巨大組織瓣精準移植到面部并最大限度保證存活,張偉團隊創新利用超薄游離皮瓣切取技術,在超顯微外科設備支持下,由多名醫生通過精密吻合血管,采用多血管蒂吻合的方式,為巨大組織瓣提供了充沛的血液供應,為“帶土移植”來的皮膚提供“養分”供應,術后皮瓣血運良好。
張偉介紹,為便于后期的眼、鼻和口唇等部位的畸形矯正,此次手術對上述部位進行了形態矯正和位置重塑,并為后續的眼、鼻、口等部位進行精細整形預留了充分的皮膚組織,便于對“新臉”進行“精雕細琢”,以達到更好的功能和外觀效果。
據悉,為解決大面積燒傷后嚴重瘢痕攣縮畸形患者少有皮源用于整復治療的棘手問題,武漢市第三醫院燒傷科顯微技術團隊,具備使用少許下腹部剩余皮源進行燒傷后嚴重畸形的重塑與矯形整復的成熟技術,并已成功應用于臨床20余名大面積燒傷后瘢痕攣縮畸形患者的整復治療。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