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玻利維亞埃爾阿爾托高原地區,40歲的艾維拉用一部二手手機拍攝下母親編織羊駝毛圍巾的畫面,自己剪輯制作,將這些視頻打上“安第斯手工藝”的標簽,傳至社交平臺。不久后,這些帶有濃郁當地原住民生產生活特色的短視頻走紅網絡,來自西班牙、美國的訂單蜂擁而至。在艾維拉的帶動下,周圍幾百名農村婦女加入合作社,通過社交媒體將羊駝毛制品銷往海外,實現自主創收。
在拉美國家,越來越多的女性像艾維拉一樣,借助數字技術和智能終端的普及,拓寬了就業渠道。墨西哥的電商平臺上,約七成的個體賣家為女性,她們在線銷售天然食品、手工藝品、定制服裝等,打開了“居家就業”新通道;哥倫比亞的線上配送平臺上,女性騎手占比超過三成,不少家庭主婦利用閑暇時間接單;巴西的自由職業招聘平臺上,過半數自由職業者為女性,她們通過遠程辦公承接設計、編程、寫作、翻譯等工作。
女性勞動參與率穩步提升,是近20年來拉美勞動力市場保持活躍的重要驅動力。目前,拉美適齡女性勞動參與率約為52%,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攀升至60%。世界經濟論壇今年6月發布的《2025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肯定了拉美地區自2006年以來將性別差距縮小了8.6個百分點,在所有地區中進步幅度最大。這是地區發展轉型、社會觀念更新、女性個人奮斗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大批拉美女性還熱衷于創業,踴躍投身于數字經濟浪潮,地區女性創業率突破25%,數字經濟領域的女性創業者占比升至41%,均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盡管拉美女性在社會經濟領域的參與度和貢獻率不斷提升,但要真正實現性別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制約女性發展的結構性障礙短期內難以消除。眼下,拉美近1/3的女性缺乏獨立收入,女性日均無償家務勞動時間為男性的3—4倍,職場中的“玻璃天花板”“同工不同酬”現象仍廣泛存在。對此,拉美學界建議進一步完善反歧視法律,擴大普惠托育等友好型政策,并通過媒體和教育打破固有觀念。世界銀行則呼吁著力解決拉美女性創業的融資壁壘和抗風險能力弱等難題。
拆除性別的藩籬,關乎社會公平正義,也影響發展前景。“當女性的技能和潛力被充分挖掘,將釋放超過10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量。”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克勞迪婭·戈爾丁指出。按照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的測算,拉美女性勞動參與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地區生產總值有望增長0.5%—0.7%,基尼系數將相應縮小。
歷史經驗表明,當教育機會更加平等,女性的社會參與就會從“被動融入”轉向“主動塑造”,推動社會結構與價值觀念的更新。促進平等就業、增加女性收入,有助于拉美減貧進程,并助力改善兒童營養健康和教育質量,形成良性循環的“代際紅利”,這將為拉美國家贏得更公平、更高效、更具韌性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6日 17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