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也有人說:只要你自己沒有覺得哪里不舒服,晚睡晚起和早睡早起一樣好。究竟哪種說法是正確的?是否存在一個最佳的入睡時間?
22~23點入睡對心血管系統最好
這幾年,有多項研究結果都表明,22~23點入睡對心血管最好。
2021年11月,英國牛津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題為《加速度計衍生的入睡時間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英國生物樣本庫隊列研究》的研究論文。此研究共納入近9萬名(51214名女性和36812名男性)平均年齡為61.43歲的研究對象,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入睡時間和醒來時間進行了平均時長為5.7年的隨訪。
結果發現,有3172人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43%在凌晨及更晚睡,38%在23~24點間睡,僅有15%在22~23點間睡,4%在22點前睡。
排除了混雜因素后,研究人員得出結論:
22點—23點睡覺,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
23點—24點睡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12%;
午夜12點或更晚入睡,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25%。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從東到西跨越五個時區,但各地統一采用東八區的北京時間。因此,位于東八區的北京和位于東六區的烏魯木齊,它們的22~23點,并不是同一個概念。
北京的日落時間早,烏魯木齊的日落時間要推遲2個小時。對于北京人的生物鐘來說,22點~23點是最佳入睡時間,對于烏魯木齊人的生物鐘來說,最佳入睡時間應調整為0點~1點。在我國其他時區生活的人,也可以參考這一規律進行最佳入睡時間換算。
每晚睡6~9小時對心臟最好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睡眠與心臟健康之間存在關聯,但因為有許多因素會同時影響心臟健康和睡眠,這使得確定因果關系變得更加困難。
一項樣本量近50萬人的研究顯示,即使不吸煙、經常鍛煉,也沒有心血管疾病的遺傳易感,睡眠不足或睡眠過多仍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與每晚睡6~9小時的人相比,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在研究期間心臟病發作的幾率高出了20%。但是睡太長時間也不行,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人在研究期間心臟病發作的幾率增加了34%。
那么最佳的睡眠時長到底是多久呢?研究人員認為,每晚6~9小時的睡眠是對心臟健康最有益的睡眠時長。
另外,2022年,來自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的研究發現:最佳睡眠時長為7小時,與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間存在有益關聯。然而,當睡眠時長不足或超過7小時,與認知功能下降以及較差的心理健康狀況相關。
這些關于睡眠與心臟健康之間關聯的研究不斷提醒著我們:
該睡覺的時候就要去睡覺,該睡不睡和睡眠不足,都是在跟自己的身體健康對著干。
為了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保證在22~23點內入睡,盡量睡夠6~9小時。
如何實現早睡呢?給大家準備了早睡小貼士——
1. 早上固定時間起床;
2. 起床后拉開窗簾見陽光;
3. 按時吃早餐;
4. 白天避免久坐,沒事多動一動;
5. 晚上睡前要避光(包括玩手機)。
好好睡覺,就從今晚開始吧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綜合科普中國
出品: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