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眾身著白色雨衣進入劇場,看戲劇演員翻著跟頭畫畫。結束時,大家的雨衣上已布滿星星點點的彩色顏料——這是9月下旬,比利時《不像畫!》沉浸式動感畫室劇場為“國際兒童戲劇聯演”帶來的作品。
與傳統(tǒng)兒童劇相比,《不像畫!》的編排透著“不像話”的氣質——全程沒有對白,且只有一名演員。劇目創(chuàng)作初衷是致敬行動派繪畫開創(chuàng)者杰克遜·波洛克,講述一個崇拜波洛克的小畫家,如何從束手束腳到突破桎梏、享受藝術的故事。
1947年,波洛克開創(chuàng)“滴畫法”:畫家將巨大畫布平鋪于地面,用鉆有小孔的盒、棒或畫筆將顏料有力地滴、濺、甩、潑、灑,反復“畫”成復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受這一創(chuàng)作方式啟發(fā),比利時青年藝術家博納多·維拉·瓦格斯通過劈叉、倒立、翻跟頭等舞蹈動作,將身體當作繪畫工具,于純白舞臺構建出一幅動態(tài)藝術作品。
由于沒有固定劇情,從表演開始,孩子們就進入探索模式,通過一步步觀察,發(fā)現這場演出“好像是在畫一幅畫”。瓦格斯精心構思,每個動作都經過深思熟慮才落下一筆。畫風的轉變來自一次“意外”滑倒——他舉著油漆桶準備上色,結果“不慎”摔跤,油漆不僅濺到臉上、身上,畫作也被潑上大片白色。隨后,他用整瓶白顏料修改畫作,用抹布擦拭,用滾筒涂抹。發(fā)現“錯誤”無法挽回后,創(chuàng)作反而隨心所欲——瓦格斯用身體當調色盤、頭發(fā)當筆刷,時而倒立、用腳趾夾住刷子抖動;時而直接踩在顏料瓶上,任由顏料噴濺。
這場無序的自由創(chuàng)作將互動性發(fā)揮到極致,觀眾甚至從旁觀者成為“畫布”,不僅被隨時飛濺的“色彩流彈”擊中,還與演員親密互動——被蘸滿各色顏料的雙手輕輕撫摸臉頰。在一次次接觸中,孩子們從一開始的拘謹、被顏料濺到時的驚呼躲閃,到躍躍欲試成為創(chuàng)作者。當瓦格斯拿起顏料瓶遞向觀眾席,孩子們爭先恐后,用盡力氣甩出瓶子,在舞臺上留下屬于自己的色彩印記,快樂地融入這場關于繪畫藝術的即興演出。
《不像畫!》強調參與性與沉浸感,拓寬了兒童對藝術與劇場的認知。孩子不僅是觀眾,也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中國的劇場是我見過最好的舞臺!中國的孩子們是我見過最熱情的觀眾!”談起在中國演出的感受時,瓦格斯非常激動。
“父母總希望提前告訴孩子一些道理,讓他們少摔跤,走穩(wěn)些。但或許正因摔了那一跤,孩子反而找到了自己的路。”主辦本屆“國際兒童戲劇聯演”的“小不點大視界”親子微劇場在寫給觀眾的信中如是說。
亦如演出最后,當“錯誤”的畫布被刷得一片混沌,一罐明黃色顏料被意外撞翻在畫面中央,剎那間,“一米陽光”鋪灑開來。“這也很不錯!”瓦格斯面帶笑容對所有觀眾說。有時,跳出條條框框,打破對完美人生的期待,勇于探索未知,多一份對錯誤的寬容,將躍入更加廣闊的世界。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7日 17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