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馬來西亞關丹10月20日電 通訊|從課堂到鐵軌,馬東鐵青年逐夢鐵路未來
新華社記者王嘉偉 毛鵬飛 程一恒
“我期待早日成為一名正式的列車司機。”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馬東鐵)項目本地員工穆罕默德·伊克馬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滿懷憧憬地說。
26歲的伊克馬爾來自馬來西亞北部吉蘭丹州,去年年底被選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中國交建)馬東鐵項目首批機車副司機培訓班學員之一,與其他36名本地員工一同前往中國廣西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火車機車駕駛與維護技能。培訓結束后,他們回到馬來西亞繼續實習培訓,期滿考核合格后將正式加入馬東鐵項目,成為推動中馬鐵路合作的“新生力量”。
“這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過程,學習新知識、收獲新體驗,并將理論付諸實踐。”伊克馬爾在項目十分部培訓中心告訴記者,培訓期間有經驗豐富的中國師傅耐心指導,系統的課程與實操環節則讓他更快進入角色。
馬東鐵項目設計全長600多公里,建成后將成為連接馬來半島東海岸和西海岸的“陸上橋梁”,帶動東海岸地區經濟發展,極大改善沿線地區互聯互通。近年來,項目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多項人才培訓計劃為當地培養和輸送鐵路行業人才。
“馬東鐵不僅是一條鐵路,更是一條人才之路。”馬東鐵項目總經理部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助理邱佩玲介紹說,項目積極落實“中馬鐵路人才培訓計劃”,不斷加強與兩國院校的合作,陸續開設火車機車副司機培訓班、師資培訓班、學歷教育訂單班等,為項目未來的運營維護培養和儲備本地人才。
如今,馬東鐵項目已為馬來西亞及周邊國家提供超過2.3萬個就業機會,招募本地員工累計超1萬人次,為當地培訓超過2000名鐵路建設和運維人員,未來還計劃培養更多本地鐵路人才。今年5月,“中馬鐵路人才培訓計劃”啟動,年內將選派210名馬來西亞學員赴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交流學習。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表示,該計劃為馬來西亞青年開辟了更寬廣和穩定的職業道路。
午休過后,伊克馬爾在機車副司機培訓班的同學陸續來到員工培訓室,一邊看筆記溫習課程內容,一邊等待中國師傅黃明詠的到來。在馬方學員看來,無論是中國師傅還是中國同事,其高效嚴謹的工作態度令他們深受啟發。
黃明詠說,語言障礙沒有阻擋學員們的學習熱情。連續幾個月的培訓課程涵蓋基礎理論、操作規范、安全制度等多個環節,“有時我們手把手演示,他們理解得更快,效果也更好”。
來自吉隆坡的帕蒂班曾在馬來西亞巴生港工作,去年加入馬東鐵項目并成為一名火車機車副司機學員。“首批學員相當于‘先行者’,”帕蒂班自豪地說,“這不僅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未來我們還將參與培訓下一代司機,將經驗和技術傳下去。”
如今,在中馬共建的鐵路線上,伊克馬爾、帕蒂班和同伴們正攜手追逐職業夢想。“當列車(有一天)飛馳在東海岸鐵路上,我會為自己的努力感到驕傲。”伊克馬爾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