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開羅10月20日電(記者黃培昭)當地時間10月20日,以“文明互鑒,友誼長存”為主題的巴德爾大學中國文化節在校園內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巴德爾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支持,恰逢中文系成立十周年,也是中埃建交70周年系列預熱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主辦方負責人馬偉民老師介紹,本屆文化節無論在參與人數還是活動內容的豐富性上均創下歷史新高,意義非凡。
開幕式在語言與翻譯學院235會場舉行。巴德爾大學語言與翻譯學院院長侯賽因·曼哈穆德教授在歡迎辭中回顧了學院推動跨文明對話的歷程。
埃及前駐華大使馬杰迪·阿米爾表示:“此類文化活動不僅是對古老文明的禮贊,更是連接兩國人民的堅實橋梁,有助于深化理解、促進人文交流?!?/p>
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盧春生在致辭中指出:“國相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正是實現民心相通的重要載體。”
盧春生高度評價埃及中文教育成果,他介紹說:“目前埃及建有3所孔子學院、2個孔子課堂,33所高校開設35個中文系,41所中學開設中文選修課。其中巴德爾大學的中文教育特色鮮明,成果顯著?!彼銊钤趫鰧W生:“從學習中文之日起,你們就與中國、與世界同行。愿你們以中文為舟,揚時代之帆,共建更加美好的‘藍色星球’?!?/p>
巴德爾大學校長阿什拉夫·謝希教授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鑒而豐富。此次文化節不僅是展示與體驗,更是中埃建交70周年的精彩序曲?!?/p>
開幕式后,露天廣場的文化體驗區吸引大批師生駐足。七大展區各具特色,其中數字書法體驗與智能茶藝展示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成為新增亮點。
在中國書法展臺,參與者在志愿者指導下揮毫潑墨;剪紙區學生巧手翻飛,剪出精美圖案;漢服及民族服飾試穿區排起長龍;茶香四溢的茶藝展臺、提供餃子、包子和拌三絲等中式小吃的展臺也廣受歡迎。
中國武術表演引來陣陣喝彩。太極、長拳等節目精彩紛呈,互動環節更邀請觀眾上臺學習基本動作,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文藝演出環節同樣亮點頻現。中國古典舞婀娜多姿,展現東方神韻;歌曲《明月幾時有》婉轉動人;詩歌朗誦《沁園春·雪》、《鄉愁》跨越語言障礙,引發觀眾對文化認同與家國情懷的共鳴;電子琴版《青花瓷》則巧妙融合傳統與現代,贏得持久掌聲。
馬偉民在回顧中文系十年發展時感慨:“十年前我們僅有十余名學生,如今每年有超過400人學習中文。越來越多埃及學生憑借中文能力,在中埃經貿、文化等領域找到發展機遇。”
他補充道:“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中埃各領域合作日益緊密,為中文人才創造廣闊前景。我們正計劃開設商務中文、職業中文等更具針對性的課程?!?/p>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