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一定不要忘記我,我會變成天上的星星守護你。”近日,重慶市墊江縣身患“兒童腫瘤之王”的9歲小朋友小雨與其父親對話的視頻,在網絡平臺引發關注。

鄒先生的賬號視頻截圖
10月21日,小雨的父親鄒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去年底,小雨因腹痛查出患了神經母細胞瘤,治病已經花了十多萬元。家里條件不好,無法支撐后續可能高達百萬元的治療費用,他打算通過直播帶貨掙錢給孩子治病。
鄒先生介紹,他是單親爸爸,今年43歲,帶著兩個兒子,大兒子現在老家墊江讀高一,小兒子小雨因為患病現在休學治療中。去年12月底,小雨腹痛不止后,去醫院查出患了神經母細胞瘤,“腫瘤長在腹膜里,發展非常快,發現時直徑已經有10公分左右,一個月后,就長到了14公分。”
醫療證明書顯示,小雨患有腹膜后神經母細胞瘤四期,右側腫瘤腎臟轉移,腫瘤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公開資料顯示,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惡性腫瘤,起源于未成熟的神經細胞,是典型的“兒童期癌癥”,其惡性程度高、病情兇險,治療起來難度極大,被稱作“兒童腫瘤之王”。

醫院醫療證明書 (受訪者供圖)
確診后,鄒先生帶著小雨到重慶市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和化療。鄒先生稱,經過四次化療,腫瘤縮小了一半,并在醫院進行了切除手術。但這并不意味著治療的結束,手術只是切除了肉眼可見的部分,術后還需每個月去醫院接受化療,但很多檢查項目和治療很貴,而且只能自費,“給孩子治病已經花了十多萬元,還欠了數萬元外債,因為家里沒錢,很多必要的檢查都沒有進行。”

小雨在醫院接受治療 (受訪者供圖)
“第二次化療,孩子的頭發眉毛睫毛都掉完了。”鄒先生說,神經母細胞瘤高危期需要進行免疫治療和骨髓移植,而這兩項治療項目的費用很高,他向醫院病友咨詢過,一次免疫治療就需要十幾萬元,而免疫治療和骨髓移植的費用可能高達百萬元,這對于他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如果不做這些治療,治愈成功率只有30%左右,如果做了治療成功率可能在50%或者更高。”
記者看到,醫院10月13日出具的病歷上寫著,因經濟原因家長暫不考慮免疫、骨髓移植等治療。“每個月我能掙2000多元,低保每個月有1400多元,但大兒子要上學,小兒子要治病,我基本無法正常工作,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七十多歲的父母也需要錢治病買藥,我都沒錢管他們。”鄒先生說。
鄒先生還告訴記者,小兒子每個月需要到醫院接受化療,這一治療就要一周左右,他只能趁著空閑跑外賣打零工維持生活。他了解到有些病友家屬在網絡平臺帶貨掙錢看病,他的情況也類似,因此也打算嘗試網絡直播帶貨,掙錢給小兒子治病。鄒先生在網絡平臺注冊了“小雨(向陽而生)”賬號,已經發了8個視頻,有800多名粉絲,網友們在視頻下方祝福小雨早日恢復健康。
鄒先生老家墊江縣高峰鎮建興村的一位村干部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鄒先生所講情況屬實,其父母七十多歲,自己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大兒子正在讀書,小兒子得了神經母細胞瘤。鄒先生及兩個孩子今年被納入了低保,此前民政部門給他發放了6000多元的醫療救助,現在他申請了一個叫守望相助的支持政策,相關部門到村做了調查和了解,資金還未到位,“他家里條件困難,有政策該他享受我們肯定要爭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