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塞拉利昂共和國醫療系統的一員,我見證了塞拉利昂與中國醫療合作不斷深化的過程。與中國的合作深刻改變了我們的醫療體系面貌,更實實在在地惠及無數家庭與個人。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塞拉利昂蔓延,115名中國軍隊醫務人員及時前來幫助應對。他們開展專業救治,幫我們建立了一套清晰、實用的感染防治流程,將科學的防控知識細致地教給當地醫務人員。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什么是“系統防控”。我清晰地記得新增病例數歸零的那天,大家激動興奮的樣子。并肩戰斗的情誼,一直留在我們心中。
2018年,在中國軍醫組的幫助下,我們建成了熱帶傳染病防控中心,為之后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奠定了重要基礎。新冠疫情暴發后,中國迅速支援防護物資和檢測設備,中國專家還日夜堅守,將中心打造成了救治重癥患者的陣地。中國倡導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僅適用于中國人民,也同樣惠及塞拉利昂人民。
塞拉利昂醫療體系正在不斷完善,設備、技術和管理經驗都相對不足。中國專家組在治病救人的同時,系統地幫助我們提升專業水平。以正在進行的中塞聯合醫學教育賦能項目為例,塞拉利昂的醫務人員報名十分踴躍。課堂上,大家不僅學到了新知識和技能,也從中國同事的嚴謹、細致規劃中,學會了科學的工作方法。更難得的是,這種交流是雙向的——每次開展培訓,中國軍醫組都會先詳細詢問我們的需求,針對塞拉利昂瘧疾高發等特點幫我們設計課程,我們也會在臨床中進行實踐,將結果和反饋及時同步給軍醫組。
日常工作之外,中國醫務人員還積極融入社區。我們一起品中國茶,分享塞拉利昂的傳統美食。他們努力適應這里的環境,甚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學習克里奧爾語等語言,了解我們的文化。這些看似平常的交往讓我們知道,他們并非來去匆匆的援助者,而是準備扎根這里,成為彼此尊重的朋友與家人。這種基于人與人之間真誠情感的紐帶,是合作關系最穩固的基石。
中國的醫療隊不僅堅守在塞拉利昂,還活躍在非洲許多國家,深入艱苦地區,與當地醫務人員并肩工作。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公共衛生體系完善,從技術轉移到人才培養,中國以務實行動幫助非洲國家提升自主發展能力。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意義重大,有利于讓每個人都享有更公平、更有質量的健康保障。塞中、非中醫療合作以守護生命為初心,超越了政治與商業利益,直抵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我相信,這條用愛心與專業鋪就的健康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作者為塞拉利昂共和國武裝部隊醫療總監、第三十四軍醫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2日 17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