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邱玲鵬 肖慧婷 實習生許純源)荊楚云課堂,名師來普法。10月22日下午,由省司法廳、省法學會、省普法辦主辦,鄂州市司法局、鄂州市鄂城區(qū)司法局承辦的荊楚普法云課堂第四期在鄂州市鄂城區(qū)長港鎮(zhèn)峒山村開講。直播累計吸引60萬人在線觀看。

2025年荊楚普法云課堂第四期現場。肖慧婷 攝
2024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提升基層群眾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的認知和理解,助力法治鄉(xiāng)村建設,本次直播課邀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碩士生導師梅維佳,進行“深入解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 助力實現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主題授課。

梅維佳直播授課。肖慧婷 攝
“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專門法律,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十九條的有效銜接,細化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特別法人制度,彌補了長期以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律供給的空白。”梅維佳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的立法背景、概況、意義引入主題,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集體成員身份確認和成員權利、集體財產及其收益分配三個方面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
村民因就學、服役、服刑等情況,戶籍離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還能認定為集體成員嗎?村民進城打工,不以集體土地等財產為生活來源,他還具備集體成員身份嗎?針對村民群眾關心的集體成員身份問題,梅維佳結合農村生活實際詳細介紹了集體成員身份確認規(guī)則,幫助大家了解集體成員的確認程序、身份喪失、合法權利、爭議解決等等。

梅維佳直播授課。肖慧婷 攝
集體財產是廣大農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梅維佳指出了集體財產的范圍、歸屬主體和所有權行使主體,并闡釋了集體收益分配中“分給誰、分什么、怎么分”問題。
“集體成員有這十項權利,學到了!”“鄉(xiāng)村振興,法治先行。”近一小時的直播課緊貼實際、內容深刻,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留言點贊。

黃石市司法局觀看直播

荊門市司法局觀看直播

仙桃市農業(yè)農村局觀看直播
“梅教授講得太實用了,我得把今天學到的內容好好消化一下,再聯合黨員干部、志愿者們,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的知識分享給村民。”峒山村法律明白人、二組組長陳正朋說。
直播當天,鄂州市法學會、鄂州市司法局、鄂城區(qū)司法局還組織8家區(qū)直單位和長港鎮(zhèn)政府在現場開展了“送法下鄉(xiāng)惠民生”普法宣傳活動,現場解答群眾法律咨詢,發(fā)放宣傳手冊、折頁、案例匯編等普法資料。

鄂城區(qū)“送法下鄉(xiāng)惠民生”普法宣傳活動現場。肖慧婷 攝
本次直播課走進的鄂州市長港鎮(zhèn)峒山村,是“山水鄉(xiāng)愁”重要實踐地。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鄂州市長港鎮(zhèn)峒山村視察,提出“我們的鄉(xiāng)村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12年來,峒山村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持黨建引領,樹牢綠色發(fā)展理念,黨群共建美好家園,走出一條具有峒山特色的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之路。本次直播所在地——峒山村鄉(xiāng)愁記憶館,充分挖掘峒山本土故事和鄉(xiāng)愁記憶,展現了村落的歷史變遷以及全村團結奮斗、蓬勃發(fā)展的煥新蝶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