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國家統計局10月23日發布鄭重聲明:近期,有群眾反映,網絡上“圓夢統計平臺”以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名義發布信息,組織“全民免費參與 領取數字紅利”等活動。在此,我們鄭重聲明,國家統計局沒有建設“圓夢統計平臺”,從未組織過相關活動。請各地方和廣大群眾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如已造成損失,及時向公安部門舉報案件線索。我局保留采取相應法律手段的權利。

這個聽上去口氣很大的“圓夢統計平臺”是個什么平臺呢?在網上檢索一下,可謂大開眼界。它打著國家戰略的旗號,自詡加快推動資產數字化管理與公平分配,編造出“普通家庭在不花錢的前提下即可享受每日1000元的申領體驗”的誘人謊言,實則是徹頭徹尾的詐騙陷阱。
這類平臺往往都是扯虎皮拉大旗,利用人們對“數字資產”“紅利分配”等概念的好奇與不了解,針對信息辨別能力較弱、渴望增加收入的中老年群體或對互聯網新事物了解不多的普通群眾行騙。
騙子搭建仿冒平臺后,常通過社交軟件傳播鏈接,用“免費領錢”的噱頭吸引注冊,再以偽造紅頭文件、禁言群組等手段切斷受害者與外界的理性溝通,最終目的就是誘導充值后卷款跑路。這種騙局不僅直接騙取群眾錢財和個人信息,更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擾亂社會秩序,甚至會產生“狼來了”效應,讓公眾對真實的政策信息產生懷疑。
因此,國家統計局及時出面“打假”,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積極意義。一方面,它迅速切斷了騙局借助“權威部門背書”擴散的渠道,幫助廣大群眾認清真相,避免更多人上當;另一方面,這也體現了政府部門對公眾關切的及時回應和責任擔當,維護了統計工作和政府機構的嚴肅性。公開的,權威的澄清,就像一劑“防騙疫苗”,在謠言傳播初期就有效遏制其蔓延,增強了社會的整體防騙免疫力。
然而,僅僅揭穿騙局還遠遠不夠。在互聯網信息傳播如此迅速的今天,類似騙局換個“馬甲”仍會卷土重來,一個“圓夢統計平臺”被打假,可能很快又會有“美夢平臺”“好夢平臺”出現。揭穿騙局很重要,但全鏈條打擊詐騙行為才是根治此類騙局的關鍵。
對于這種妖言惑眾的虛假平臺,必須要采取堅決、系統的打擊措施。公安、網信、市場監管等部門應當建立聯動機制,做到主動監測、快速識別、及時封堵,讓詐騙平臺無處藏身;技術層面應加強對仿冒官方網站、APP的監測與封堵;執法部門要建立快速響應機制,一旦發現線索便順藤摸瓜,嚴厲懲處涉案人員;同時,網絡平臺也應承擔起內容審核的主體責任,及時清理和限制這類虛假廣告與推廣信息。
持續、深入的防騙科普宣傳同樣關鍵,要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向公眾普及詐騙套路,比如提醒公眾凡是要求提前繳費、承諾離譜回報、冒用官方名義的,都應高度警惕。唯有如此,才能讓 “數字紅利” 等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民眾,而不是成為騙子斂財的幌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