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這是初心使命的再宣示,這是接續奮斗的再出發。
我省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只爭朝夕、奮發進取,以更高標準、更寬視野、更實舉措推動支點建設走深走實,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交出更為優異的答卷。
堅持高質量發展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嵐圖汽車總裝車間內,工人在流水線上作業,一輛輛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產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
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省經信廳表示,將緊扣“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首要任務,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方向,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線并進”,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骨干、體現湖北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今年底5個萬億支柱產業全面跨入萬億級、6個優勢產業達到5000億級、10個特色產業達到1000億級。
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代表著科技創新的前沿方向。全會提出,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
在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兩位實驗者戴上無線VR眼鏡,開啟沉浸式視頻對話。依托自主研發的新一代6G軟硬件技術,即使是最細微的動作,都能毫厘畢現地呈現到對方眼前。在6G這一前沿領域,中信科已手握數千項專利,在星地融合、超維度天線、內生智能等關鍵技術上均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中國信科集團表示,作為在鄂央企,未來還將加快布局集成電路、6G及衛星互聯網、車聯網、海洋網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助力構建展現湖北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
數十公里外,同為在鄂央企的東風汽車,正帶動湖北2600余家零部件企業升級,集群內一級配套商已突破1000家,構建半徑50公里的“兩小時供應鏈圈”。東風汽車表示,將堅持“鏈長”擔當,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產業鏈協同為紐帶,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全會還提出,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中國電信湖北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陳志強表示,湖北電信將堅定履行建設網絡強國、科技強國、數字中國和維護網信安全的使命責任,進一步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擁抱人工智能,加快天翼云向智能云發展的步伐,強化安全保障,加大開放合作,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有力保障。
瞄準新突破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光谷科技創新地標——未來科技城燈火璀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
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重塑世界,誰能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誰就能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掌握主動權。”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馮艷飛表示,湖北將把“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作為首要任務,聚焦“卡脖子”領域和未來產業前沿,整合優勢科研力量,啃下技術創新“硬骨頭”,讓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一線;全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平臺,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精準對接,讓科技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離不開企業這個創新主體。
作為國內光電子信息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華工科技以科技創新拼價值,已連續15年保持利潤增長。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表示,將加大創新投入,持續擴大以顛覆式創新為著力點的“朋友圈”,通過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讓青年科技人才有沖勁、有闖勁、有干勁,在光電子信息領域繼續向上攀登、向難攀登、向強攀登。
“關鍵核心技術買不來、要不來,國家需要的時候,企業家必須站出來,扛起自主創新的大旗。”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立說。近年來,黃立率領科研團隊在紅外芯片、腦機接口、低空經濟、智能駕駛等多個前沿領域持續發力,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表示,高德紅外將繼續高舉科技創新大旗,為湖北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作貢獻。
“堅持長期主義,堅決不打價格戰,不以低質、低價換取銷量。”嵐圖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盧放說,嵐圖將始終強化科技創新與綠色轉型雙輪驅動,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用戶和社會帶來更多價值。
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10月17日,武漢新榮天街正式開業,現場人氣火爆。
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超大規模市場是我國的優勢所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
全會提出,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
剛剛過去的超級黃金周,湖北消費市場熱力十足,零售餐飲消費金額突破500億元。省商務廳表示,將堅持供需兩端協同發力,著力創新消費模式、消費場景、消費業態,打造商旅文體健融合生活服務業態,大力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賽事經濟、演藝經濟等,加快發展入境消費,全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推動消費轉型升級、擴容提質。
作為湖北商業龍頭,如何為消費市場添薪助燃?武商集團表示,將精研門店布局,巧置商品陳列,打造極致消費場景,并深化與鄂企品牌聯動,借武商直播等線上活動創新消費場景。
“一周就賣了一個月的量。”今年“十一”黃金周,武漢不少高品質住宅受到熱捧,為樓市消費注入活力。對此,中建三局智能建造研究院副院長明磊表示,將聚焦“好房子”新標準,通過產品開發、創新設計、精益建造與人性化服務,打造宜居、韌性、低碳的未來社區,以新供給有效激發改善性住房與品質生活新需求,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眼下,由武漢航飛科技打造的低空經濟新供給——“低空飛行服務產品集”,正在城市治理領域創造巨大新需求:它覆蓋42個政務場景,通過“無人機+AI”實現群體事件預警、消防應急等,致力于提升效率25%、降低成本20%。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推動該系統賦能短途物流,全面驅動“低空+”服務升級,激發城市活力。
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全會提出,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世榮表示,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將聚焦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系統推進“一鍵三聯”“個轉企”等改革,全面清理各類隱性準入壁壘;強化標準、計量、認證認可等質量基礎設施的支撐作用,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統一規范文明執法,加強公平競爭審查與技術監測,堅決破除內卷式競爭,確保各類經營主體公平參與競爭,為暢通經濟循環提供堅實保障。
全會還提出,要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武漢農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衛東倍感振奮。他表示,武漢農交所將提升整合全省涉農資源能力,優化產權交易市場布局,努力打造成為“立足湖北、依托武漢、面向中部地區和長江流域、鏈接全國”的新時代農村資產權益交易所,促進城鄉融合與共同富裕。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7月11日凌晨,繁忙的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
全會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拓展國際循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要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10月23日,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引擎轟鳴——109條航線縱橫交錯,一張覆蓋全國、輻射亞洲、通達歐美非的全球航空貨運網絡已初具規模。鄂州市副市長、臨空經濟區黨工委書記尹彬表示,將繼續以“拼搶實”的“臨空速度”推進花湖國際機場建設,不斷做強“內陸空中出海口”功能,加速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戰略支點注入更強樞紐動能和集散效應。
10月15日,中歐班列(武漢)北歐三國新線路正式開通。至此,中歐班列(武漢)已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連續兩年開行量突破千列。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沙鵬俊表示,中歐班列(武漢)作為湖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開放載體和平臺,未來將持續優化物流線路,精準對接中、歐兩端需求,構建高效協同、競爭力強的班列運營模式,助推更多湖北企業走出去和“歐洲造”引進來。
走出去,引進來。全球汽車聲學系統領軍企業意大利艾利特拉1938集團2009年落戶湖北,成立武漢菲亞姆電氣有限公司,至今已3次增資。武漢菲亞姆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魏然說,堅定看好中國市場,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不斷擴充本土研發團隊規模,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抓住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機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過去5年,格林美以“產業、科技、文化”的融合出海模式,在印尼建設了“科技+綠色+智慧”的高技術鎳資源產業鏈,開辦了印尼政府—格林美—中南大學中印尼工程碩士與博士班,不僅讓中國技術造福印尼,更實現了民心相通。格林美集團董事長許開華教授表示,未來,格林美將堅定實施踏浪出海戰略,為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更大貢獻。
民生為大積極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

陽新縣仙島湖碧波蕩漾,千余個小島星羅棋布,宛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
全會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暢通社會流動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省衛健委表示,將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謀劃“十五五”發展規劃,加快建設智能化、現代化的醫療服務體系,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落實生育支持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維護人民健康,為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作出湖北貢獻。
村民戶戶有別墅,人均年純收入突破9萬元。保康縣堯治河村靠“綠水青山”,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村黨委書記孫開林表示,將繼續優化村集體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鼓勵村民開辦民宿、農家樂,同時,增加資金投入引進專業醫療人才、優化學校辦學條件、完善養老服務設施,讓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全力打造中國山區幸福村。
咸寧嘉魚縣官橋村八組黨委書記、組長周志專則表示,將積極探索“先富幫后富、一組(企)帶多村”的共同富裕模式,在產業興組、發展自身的同時,與周邊村組結對共建,力爭再造若干個官橋村八組,帶領更多鄉親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高品質生活,離不開高質量的供給,離不開制度托底的保障,也離不開綠水青山。全會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嚴天文表示,“十四五”期間,省委、省政府狠抓長江大保護,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綠色低碳行穩致遠,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荊楚大地綠意盎然。“十五五”期間,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錨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目標,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統籌開展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等“美麗”系列建設,積極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力爭到2030年實現生態環境全面改善,美麗湖北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湖北日報全媒報道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