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通訊員 蔣秋雨 蘭林堅
夜幕下的武漢體育中心,將成為歡樂的海洋。
武漢市第十二屆運動會開幕式,定于10月25日晚在武漢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預計約5000名觀眾到場觀看。
武漢市運動會每四年一屆,是武漢市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綜合性體育盛會。
本屆運動會由武漢經開區承辦,按照“簡約、低碳、安全、精彩”的辦賽理念,賽事籌備工作已就緒。
車谷準備好了!車谷歡迎你!
深度植入“車谷基因”
武漢市運動會始于1950年5月的人民體育運動大會,1987年后逐步演變為全市綜合性運動會。2021年,在武漢市第十一屆運動會閉幕式上,武漢經開區接過會旗,承辦武漢市第十二屆運動會。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承辦市運會,既是對現階段體育發展成果的一次大檢閱,也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武漢經開區高度重視,成立籌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組、競賽組、參賽組、宣傳組、志愿者組等8個工作組,全面進入臨戰狀態,高效推進各項工作。
去年10月,會徽、會歌、吉祥物、火炬和主題口號等視覺標識發布,其中,會歌《車谷有約》結合柔力球項目編排,納入賽事規定曲目;吉祥物融合智能汽車與江豚形象,深度植入“車谷基因”。
今年4月,部分組別網球賽、羽毛球賽等分別開打,拉開比賽序幕。根據賽程安排,青少年體育類和群眾體育類各項比賽將持續至11月。
今年7月,成功舉辦圣火采集和接力活動。圣火在紗帽山遺址采集,用無人機搭載“漢陽人九鳳”實現跨越時空接力,采用“空中+陸地+水上”立體傳遞模式,由院士、勞動模范等8位杰出代表擔任火炬手,彰顯城市向上力量。
據悉,本屆運動會設置青少年體育類、群眾體育類等組別78個大項,既有足球、籃球、排球、游泳、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傳統賽事,也有霹靂舞、槳板、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新興時尚項目,還有群眾喜聞樂見的舞龍舞獅、龍舟、釣魚等趣味項目,以及柔力球、農民趣味田徑、農耕競技等特色項目。
截至目前,武漢經開區已組織500余名運動員參加青少年體育類24項比賽,取得90金31銀36銅的優異成績,獎牌總數157枚。群眾體育類在已完成的29個比賽項目中,武漢經開區取得40枚金牌、100枚獎牌、957分的優異成績。
開幕式已準備就緒
據悉,開幕式總時長約90分鐘,由開幕儀式、文藝表演及點火儀式三部分組成。其中,文藝表演以《向未來而生》為主題,包含序幕、“智造未來”“創享未來”“共赴未來”三個篇章和尾聲,展示武漢人民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開幕式如何璀璨綻放?10月23日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武漢體育中心體育館,近千名演員正在聲光電技術配合下進行全流程彩排。
來自武漢各城區、高校和有關方面的24支體育代表隊依次入場后,文藝表演精彩上演。
從一輛車到一座城,多個場景變換,串聯起武漢經開區30余載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車谷下線的第一款富康轎車,和如今的全系嵐圖追光L、free+、知音,都開上舞臺,聚光燈下,人、車共舞……
從中國車谷,到體育之城,再到面向未來的國際化大武漢,整場演出緊扣“車”與“水”兩大核心符號。舞臺大屏上,江水奔涌與機械齒輪影像交織呈現,演員隊形亦隨光影與律動變換,形成富有層次、動感十足的視覺畫面。
火炬入場是一大亮點,將有神秘火炬手亮相。
開幕式導演團隊介紹,此次開幕式充分運用智能汽車巡游、全息投影、AI視頻技術和立體LED屏幕系統等技術手段,打造沉浸式觀演體驗,在厚重歷史底蘊中透出強烈的未來感。目前,燈光、音響、舞美等設備已完成最終調試,所有節目排練全面就緒。
群演熱情邀約“周六見”
開幕式之前,設置有暖場環節。10月23日中午,來自武漢經開區學校、社區的群眾演員精神飽滿,緊鑼密鼓地進行暖場節目排練。排練間隙,群演面對攝影師的鏡頭,發出熱情邀約:“周六見!”
排練現場,神龍小學、神龍小學育才二小分校聯合創編的《炫動乒乓 閃耀未來》率先亮相。100多名學生將乒乓球基本動作融入體操表演,展現國球的獨特魅力。這個節目,他們訓練了一個半月。神龍小學育才二小分校副校長王中華介紹,節目創意來自該校老師自編的課間乒乓球操。“打乒乓球既能保護學生視力,也能強健體魄,節目中加入遙控車模表演,呼應車谷汽車文化。”他說。
石海祥是洪山未來學校武術表演帶隊老師,看著臺上施展“十八般武藝”的學生,他滿臉自豪。暖場節目《以武會舞 躍動未來》由武漢經開區武術隊、洪山未來學校、漢陽三中、武漢經開區一中聯手打造,分為啦啦操和武術表演兩部分,既保留傳統武術的文化底蘊,又融入現代體育的青春活力。
暖場節目《一起出發》則由武漢經開區沌陽街道中老年藝術團、升官渡社區、神龍小學等單位聯合出演。伴隨激昂的旋律,200余人的舞蹈團隊以整齊劃一的動作,展現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中老年藝術團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有婆媳,也有姐妹。沌陽街道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每天排練,精神面貌絕不輸給孩子!”
近年來,武漢經開區深入推進體教融合,將體育鍛煉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加強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該區青少年在武術、游泳、足球、網球等多個項目累計斬獲全國冠軍8項、省冠軍10余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