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張芙蓉 實習生 劉彤
有矛盾糾紛,找綜治中心。
綜治中心是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重要載體。今年4月,省委政法委召開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會,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沿著規范化的軌道深入推進綜治中心建設,確保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截至目前,全省建成省、市、縣、鄉四級綜治中心1470個,實現全覆蓋,群眾解決糾紛“只跑一地、只進一門”,大量矛盾糾紛得以及時就地化解。
近日,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介紹了多起依托綜治中心成功化解矛盾糾紛的典型案例。
不到24小時,尾款糾紛實質化解
“綜治中心統籌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有關功能,采取常駐、輪駐、隨駐等方式,整合政法、信訪等部門,人社、住建、衛健等行業主管部門,工會、婦聯、法學會等群團組織的資源,積極吸收行業性專業性調解、仲裁、心理服務等組織和社會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實現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筆尾款拖欠快三年,對方一直失聯,我要告他!”今年4月的一個早晨,上海某設備公司負責人張某帶著訴訟材料,來到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準備起訴一家安裝公司,追討2.4萬元設備尾款。考慮到案件標的額不大,為減輕當事人訴累,法院引導其前往江岸區綜治中心先行調解。
該區綜治中心立即啟動涉企糾紛綠色通道,調動法院、司法局、第三方調解組織等力量參與該涉企糾紛的調解。在法官的指導下,調解員迅速查詢安裝公司信息,發現其仍在經營且有關聯案件在訴,幾經周折聯系上了安裝公司負責人李某。
電話中,李某誠懇致歉,半小時后便趕到綜治中心。李某身著沾有泥漿的工裝,與張某印象中的形象反差巨大,張某的態度有所緩和。法官隨后攤開李某帶來的抵押房產公證書、企業貸款憑證及工人工資發放記錄等材料,讓張某逐步理解了李某現時的難處。法官適時提出分期付款方案,希望張某放寬期限。張某將心比心,同意對方緩兩個月開始付款,并主動放棄違約金。
在法官和調解員的主持下,雙方簽訂調解協議,并共同申請法院出具了司法確認文書。法官則現場建立微信群,跟蹤協議履行情況。
就這樣,這一糾紛不到24小時得以實質化解。
親子球賽“破冰”,鄰里和好如初
各級綜治中心整合各方資源,便捷、高效服務群眾,多途徑、多手段化解矛盾糾紛。
今年以來,漢川市綜治中心接連化解幾樁頗具代表性的鄰里矛盾,用“繡花功夫”織就和諧鄰里網。
其中,漢川市霍城村的楊老漢和龍老漢因廁所改造、廂房搭建鬧得不可開交。該市綜治中心調解員通過創新方式,成功組織兩家孩子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籃球賽”。賽后,孩子們用一句“爺爺們和好吧”打破了僵局。最終通過“庭院議事會”達成協議:龍家改造封閉式衛生間,楊家放棄廂房搭建,空出的場地成為共享小花園。
在十堰市鄖陽區,一棟老舊居民樓,因年代久遠,存在室內防水失效、污水管網破損等問題,而該樓排污管外壁貼有瓷磚,難以確定破裂樓層,導致樓上滲水不斷下淌,一樓、二樓住戶深受其害。多年來,鄰里間不斷協商維修方案,但因問題焦點不明、維修方案難統一而僵持不下。今年春節,矛盾逐漸升級:一樓業主趙某因樓上污水滲漏致自家受損,與樓上鄰居產生爭執,賭氣鋸斷整棟樓上水管……
該區綜治中心委派“金牌調解員”余章謙牽頭,聯合鎮、社區成立調解小組,圍繞下水道堵塞這一核心矛盾,挨家挨戶走訪,組織召開樓棟座談會,釋法明理、耐心調解,最終推動住戶達成和解協議并簽訂了維修方案,持續多年的鄰里糾紛終于化解。5月中旬,維修工作順利完成,鄰里關系和好如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