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柳琛琛
7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抗美援朝的作戰現場。10月24日,“一級英雄”“特等功臣”“登高英雄”楊連第長子楊長林,向極目新聞記者講述父親的故事。他勉勵年輕一代,“登高”無止境,無論各行各業,要把先烈們的精神傳承下去,把我們的國家建得更好、更強、更偉大。

楊連第(曾名楊連弟)1919年出生在天津的一個貧苦家庭,1949年參加人民解放軍后,當年8月,他所在的部隊奉命搶修全國有名的險要工程——隴海路8號橋。他腳踩單面云梯,只身飛步登上45米高的橋墩,僅以一塊木板作掩護,連續三天爆破百余次,炸平5座橋墩頂面,幫助大橋提前20天勝利通車,鐵道兵團黨委給楊連第記大功一次,并授予他“登高英雄”的光榮稱號。
楊連第1950年入朝作戰前,已經是一位全國知曉的英雄模范。在朝鮮戰場,他多次出色完成重要任務,晉升為副連長。
1951年7月,清川江大橋被毀,這是鐵路線上運輸糧食、彈藥、武器等物資的重要橋梁。楊連第帶領一個排的戰士,頭頂美機的狂轟濫炸,在激流中奮戰30多個晝夜,12次架設鐵路浮橋,保證了軍需物資及時運往前線。

1952年5月15日,楊連第在清川江大橋上執行任務時,一顆定時炸彈突然爆炸,一塊彈片擊中他的頭部。楊連第壯烈犧牲,年僅33歲。
楊連第的兒子楊長林告訴記者,父親加入鐵道兵之前,當過架子工、水電工,為了養家糊口終日勞碌。
“父親參軍3年,成長為英雄,這是什么原因?”
“因為這3年他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國家、人民戰斗。我的父親就像一把鎖,激發他、打開他的鑰匙,是黨和人民。”楊長林說。
楊長林告訴記者,朝鮮戰場上,人人都是英雄。曾經有記者采訪父親,父親回復說:“你不要采訪我,過了鴨綠江,人人都一樣?!?/p>
1952年,楊長林8歲。一天,同學找上門來,告訴他的消息令他大吃一驚:“我看到你爸爸了,就在學校里面。”
“不可能,他還在朝鮮?!睏铋L林清楚記得他看到的一幕:3000多人圍在學校,樹上、房頂上站滿了人,有人干脆搬來梯子站著。人群之中,他的父親楊連第正在向大家作報告。
楊長林擠到人群中間,拉父親的衣襟,沒想到,父親讓人把自己帶下去,他當場就哭了。這天晚上,父親回到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父親騎著一匹白馬從家中離開,再次奔赴前線。這一幕,便是永別。
事后,楊長林得知,父親參加志愿軍歸國代表團,向各地報告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在國內的幾個月里,父親沒有和家人打過一次電話、寫過一封信?!拔乙伯斶^兵,現在我理解他,他不是一個無情的父親?!睏铋L林說。
楊連第犧牲后,被中國人民志愿軍追授為“一級英雄”“特等功臣”,他所在的連隊被命名為“楊連第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他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楊連第連隊所在的鐵一師,于1984年集體轉業為中鐵十一局,遷往湖北,2004年總部落戶武漢。
楊長林告訴記者,他在網絡上注意到,不時有人前去父親在沈陽的墓地前緬懷祭吊,人民沒有忘記英雄,“登高”的精神在年輕一代中繼續傳承下去?!澳憧?,我們國家到過月球,以后還要去火星。在各行各業,都要攀登、登高。”他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