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李賢誠
國慶長假后,濟南市歷城區里仁學校,孩子們期待的那個每天清晨就守候在大門口的“苗校”,始終未能出現。
直到10月19日,一則悲痛的消息傳來,54歲的“苗校”苗本臣于當天凌晨病逝……

此前走紅網絡視頻
苗本臣被廣大網友所熟知,始于三年前的一段視頻。彼時,他作為校長,在食堂陪餐時,被一名學生“搶”走了雞排,又因“套路”失敗丟了粽子。這段視頻被網友二創玩梗,這個親切隨和的校長也因此走進了廣大網友的心里。從此,“苗校”又多了一個可愛的稱呼:雞排校長。
而在現實世界中,一個“雞排校長”的標簽不足以定義苗本臣的全部。他是首屆學生記憶里身穿小風衣、年輕帥氣的班主任,是操著一口渾厚倫敦音的英語老師,是兜里永遠都裝著糖和餅干的長輩,是每天清晨都在校門等候孩子們的苗校長……
10月23日傍晚,正值里仁學校放學,接孩子的車輛絡繹不絕,有家長感慨:“想到今后再也見不到苗校了,心里空落落的。”
心里空落落的又何止是學生家長。苗本臣去世的消息傳播開來,當網友得知“雞排校長”的離去時,集體陷入惆悵和失落:這世間又少了一位好人。

苗本臣校長(圖源:里仁學校)
最年輕的班主任
1.7米左右的中年大叔、寸頭、戴無框眼鏡、身穿藏藍色西裝,是苗本臣留給大家的印象。
而在他帶過的首屆學生的記憶里,苗本臣還是那個打扮時髦、年輕帥氣的大哥哥。
時間回到1992年,21歲的苗本臣大學畢業后,進入歷城區第三中學任教,成為初一三班的班主任。那時候,他總戴著一副咖啡色的厚眼鏡,看到孩子們總是一臉慈祥的笑容。
劉菲(化名)是中途轉學到初一三班的。那一年,她13歲,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到歷城三中的教導處,一位大哥哥將她領到自己的辦公室,詢問她在原學校的學習情況。“他語氣很輕松,立刻安撫了我那顆敏感且懸著的心,他還親自帶我到班里。”劉菲回憶道。
當年的那個大哥哥,正是苗本臣。剛走出大學校門的苗本臣,很時髦。他總愛穿一條在男生當中很流行的肥大老板褲,腳蹬一雙中筒軍靴,還經常穿一件小風衣。那時候,苗本臣是十足的文藝青年。他在班上組了一個四人男團,由劉菲擔任藝術指導,男團表演的曲目《真心英雄》火爆全校;他還會帶學生們去爬山,他們在雨中爬大佛山(俗稱大佛頭)、爬泰山。特別是爬大佛山那次,在泥濘的山路上前行,幾乎每個同學都手腳并用,卻絲毫沒妨礙大家傳來開心的笑聲。
“我們本應苦學的三年,在苗老師的呵護下,努力著也快樂著,不負青春,也不負學業。”劉菲這樣回憶道。中考后,苗老師帶著他們去黃臺南路的一家飯店聚餐,就此告別了初中生活。“告別了曾經的老師同學,卻真正成了兄弟姐妹。”她說。
這樣一個年輕且充滿活力的班主任,引來其他班級學生的羨慕。
當年初一六班的一位學生稱,當年在三班對門,天天看著老苗在三班門口站著,那時候他是最年輕的班主任。“雖然沒教過我,但畢業整整30年了,依然記得這是我們的老師。”她說。
十問
畢業后,劉菲還一直關注著苗老師的消息。
他結婚了,有了兒子,升教導主任了,調離三中去了歷城六中……
魯文函是苗本臣在歷城六中的學生。2014年秋天,他小升初,剛剛搬入新校區。可能因為英語老師的名額無法滿足教學任務,苗本臣曾臨時擔任他們班的英語老師。
“雖然只教過我們短短的一個學期,但是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魯文函說,苗老師的那一口渾厚低沉的倫敦音,相當有磁性,這也讓他對英語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苗老師與他的一次長談。魯文函說,自己初中時成績雖然不錯,但十分調皮貪玩。有一天中午,他沒和其他同學一樣在教室內午休,而是偷偷跑出來玩,結果碰到正在校園內散步的苗老師,被他叫到了辦公室。

每日十問(圖源:受訪者)
“當時我很害怕,以為會被他臭罵一頓,沒想到苗老師沒有責罰我,而是跟我聊了一中午。”魯文函說,多年前的那個中午,很多細節他都淡忘了,但有兩點他記得清清楚楚。當時,苗老師向他展示了自己隨身攜帶多年的筆記本,打開后第一頁就寫著“每天必問的10個問題”。苗老師說,他教了20多年書,每帶一屆學生,都會向他們提到這10個問題,讓學生們每天都叩問自己,做到嚴于律己,努力拼搏成為國家的棟梁。苗老師讓魯文函將這10個問題謄抄下來,回家貼在書桌旁邊,每天都看幾遍,對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
苗本臣還打開電腦,向魯文函展示他教過的學生的照片,以及他與很多學生的合影。每翻到一頁照片,苗老師都會很激動地跟他講述自己與這個同學的故事,以及這個學生現在取得的成就。
“兩個小時的談話,我記了十年,我依然記得那天中午與老師的敞開心扉,依然記得臨走之前老師對我的期盼與囑托。”魯文函說,之后在學校的很多公共場合及會議上,苗老師也一直在提醒大家,要時刻反問自己這“十個問題”。
往后的兩年,苗老師雖然不再任教,但在校園以及各種會議場合都可以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一位同學見到他,跟他打招呼時,他都會笑著去回應。

畢業照(圖源:受訪者)
2017年6月,魯文函從歷城六中畢業。班級畢業照上,苗本臣作為學校的副校長,和他們一起合影。這是魯文函與苗老師之間最珍貴的記憶。
兜里每天都裝著糖
就在魯文函畢業的那一年,苗本臣也離開了歷城六中,來到里仁學校擔任校長。
這是一所建于2014年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含小學部和初中部。從此,他在這所學校堅守了8年,直到生命的終點。
苗本臣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稱,這個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省內外,父母經商居多、轉入學生多,學生整體在學習、紀律、禮儀、勞動等習慣養成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面對學生情況較為復雜的現狀,為了將學生、家長和老師有機統一起來,建立統一的評價標準,學校找到了“君子”這一切入點,打造出了“三橫三縱”的育人體系。還有媒體報道稱,苗本臣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培養現代少年君子,為師生打造出一個充滿仁愛的校園。

苗本臣和學生(視頻截圖)
在家長的眼中,苗本臣是一位非常敬業的校長。該校多位家長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苗校”不論雨雪,幾乎每天上下學期間都在校門口迎送學生,有時候還會在路口護學,只要有孩子和他打招呼,都會一一回應,平易近人,對待工作也是認真負責。
家長于夢(化名)稱,自家孩子老大在里仁學校讀初一,老二在小學部上三年級,兩個孩子算是苗校長看著長大的,“苗校兜里基本每天都裝著糖、小餅干,看到孩子表現好,就會獎勵一個。從來沒怎么訓過孩子,都是慢慢地給他們講道理,很愛護孩子。家長反映問題,也都會立馬溝通協商解決,家校連接非常密切。”還有家長拍攝的視頻顯示,寒夜里,苗本臣揮舞著掃帚,清掃著校園道路上厚厚的積雪……
苗本臣有一副好嗓子,愛好唱歌。學校每年的元旦晚會,他的獨唱都是保留節目。在學校的其他重大活動上,他也常會一展歌喉。師生們拍攝的短視頻里,還記錄著他演唱《向天再借五百年》《蘋果香》等歌曲的畫面。他還和孩子們一起激情澎湃地合唱《孤勇者》。
而他被更多的網友熟知,還是因為三年前夏天拍攝的“搶雞排”視頻。
當時,苗本臣在學校食堂陪餐,一名學生從他餐盤“搶”走一塊雞排,苗本臣接著“套路”失敗,又被學生搶了粽子。苗本臣將這段視頻發布在自己所注冊的抖音號“里仁之美”后,走紅網絡。雖然這只是他和學生拍的娛樂段子,但畫面溫馨感人,讓不少網友喜歡上了這位接地氣的“雞排校長”。
看到“雞排校長”視頻時,魯文函已上大學。當時,朋友給他看了這段網上很火的視頻后,魯文函覺得很有趣,但仔細一看,他越來越覺得視頻中的校長很眼熟,最后他確定,這就是多年前與他促膝長談的苗老師。“沒想到闊別多年的老師,竟然以網紅校長的身份又出現在我的眼前。時間過得太快了,苗老師也多了幾分蒼老的痕跡。”他說。
近千人的送別
誰也沒有想到,這位給網友和學生們帶來快樂的校長,會突然離開這個世界。
里仁學校的一名六年級學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國慶長假之前,學校舉辦了一場活動,苗校長在現場起身時突然感到不適,然后趴在桌子上。剛開始,同學們還以為校長只是閃著腰了。后來他目睹苗校長被擔架抬著送上了救護車,此后就未再在學校見過他。
“十一假期前,我聽孩子回家說,苗校長在學校突然暈倒被送到醫院去了,原想著應該經過治療恢復了,沒想到竟是永別。”家長于夢說。
極目新聞記者也從苗本臣家屬處得到證實,苗本臣十一前曾在校內出現不適送醫,后做了主動脈夾層手術,出院后在家休養了不到一周,或因術后并發癥突然離世。
“家父生前一心投身于工作,兢兢業業……但忙碌之余忽略了身體,辛苦一生,不幸榮歸,深恩未報,無比內疚。”10月19日,苗本臣的兒子在父親的朋友圈發布了訃告,稱父親于當日凌晨病逝。
苗本臣的出殯儀式在10月20日舉行。
家長于夢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出殯那天,雖然是周一,但里仁學校自發趕來的家長約有一百人,還有人給孩子請假過來的。到場的家長和學生看到苗校長的照片后,都忍不住地落淚。

家長敬獻的菊花
“我們里仁學校的學生幾乎都是來自附近的社區,距離苗校出殯的地方有15公里,大家都是找著去的,現場來了很多人。”參加出殯儀式的家長何然(化名)說,有很多家長當時還不知道苗校去世的消息,并且那天是周一,有些單位不好請假,不然人會更多。遺體道別時,有家長哭著說,孩子以后再也吃不到校長給的糖了,讓人很動容,“苗校真的是深得人心的好校長,他的突然離開,孩子們和家長都感到特別心痛和惋惜。”

里仁學校操場(圖源:極目新聞記者拍攝)
苗本臣的兒子說,父親出殯當天,約有千名師生朋友來送他最后一程,大家對他的評價都很好。來送行的學生,年紀大的有40多歲,是父親帶的第一批學生。年紀最小的,還在讀小學二年級。在他看來,其實父親也沒做什么十分值得傳頌的事,就是一點點小事累積起來的,大家都看在眼里。
劉菲當天也來為苗老師送行。“雨過了,天晴了,我們又站在這暖陽中,而您卻永遠留在了那個雨夜……”她發了一段長文來追憶自己的恩師,配發的視頻背景音樂,正是那首《真心英雄》,20多年前由苗老師所組建的男團在歷城三中校園表演的曲目。

里仁學校(圖源:極目新聞記者拍攝)
10月23日下午放學時段,里仁學校,孩子們像往常一樣離開校園,學校的老師們也像往常一樣在校門口送學生。
一位騎電動車接孩子的家長說:“沒有看到苗校的身影,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那個從教33年,給無數家長和學生留下美好回憶的苗老師,再也回不來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