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馬婷婷
“落戶鄂州后,我們企業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當年進規。”10月23日,從深圳回歸家鄉鄂州的楚商、特普生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超高興地說,投資湖北、投資家鄉,使企業實現了飛躍式發展。
今年以來,大批楚商深懷濃厚桑梓情,帶著資本、技術與先進理念反哺家鄉,在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回鄉投資興業,成為湖北支點建設的一股重要力量。
鄉情動人心,深情盼歸巢。當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推進楚商回鄉工作,將其作為我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重要舉措。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省共組織以“楚商回鄉 共建支點”為主題的招商活動1800余場,走訪重點楚商超1萬人次,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579個,總金額3.6萬億元,全面掀起楚商回鄉熱潮。
政策有溫度,吸引產業與資源融入家鄉
“投資湖北,選對了地方。”回憶起當初董事會投票決定落戶“新家”的一幕,廣合黃石生產基地副總經理陳炯輝依然記憶猶新。該公司總部位于廣州市黃埔開發區,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其在中部地區布局的唯一一家生產基地落戶黃石。
“政策有溫度,回鄉有底氣。”這是今年眾多返鄉楚商的共同感受。
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大規模推進楚商回鄉和返鄉創業工作的通知》,以鄉情為紐帶,召喚楚商資本、技術與人才回歸。全省各地迅速行動,積極推進楚商回鄉工作,以滿滿誠意迎接回鄉楚商。
省委、省政府印發的《湖北省戰略人才力量“十百千萬”行動方案》,也有力推動了“人才+產業”協同回歸。
在湖北好政策的感召下,楚商聯合會會長、泰康集團董事長陳東升在多場經貿活動中振臂倡議:“全球楚商要抓住湖北發展機遇,把產業與資源深度融入家鄉發展大局,共同打造湖北發展新引擎、共建中部崛起重要支點!”
楚商回鄉的號角,從武漢吹響,已擴散至全國、輻射全球,全球楚商正加速向家鄉匯聚。
為擴大“楚商朋友圈”,湖北今年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舉辦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楚商產業招商推介會,實現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港澳地區湖北商會代表全覆蓋,全省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實現招商推介全覆蓋。創新邀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湖北高校校友會參與系列活動,推動“楚商+校友”資源深度融合,為家鄉發展引入更多“新活水”。
楚商頭部企業領頭 共建51020產業體系
“扎根湖北、深耕湖北,持續擴大在鄂投資布局。”當前,海內外楚商在湖北加速形成“產業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總部回遷、人才回鄉”的強勁態勢,頭部企業的“領頭效應”尤為顯著。
近期,泰康同濟(武漢)醫院二期正式投用,可提供床位超1200張,促進武漢市漢陽區醫療資源升級。至此,泰康在鄂布局11大主體,建成“保險支付+醫養康寧服務”全產業鏈生態,與湖北共建大健康產業。“我對湖北的發展充滿信心!”陳東升提出中國經濟地理“弓形理論”,他認為,武漢正處于“弓”與“箭”的發力點,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沿海”。
小米與武漢的“雙向奔赴”更顯速度與激情——
1月,小米智能家電工廠在光谷完成結構性封頂;8月,金山武漢軟件園正式開園。“這樣的建設速度,以前在深圳聽說過,現在在湖北、在武漢實現了。”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感慨。區位優勢、產業生態、營商環境、人才創新這四個維度的因素最終決定了小米的選擇。除了武漢,雷軍在家鄉仙桃亦頻頻出手布局。
聯影集團持續追投湖北——
在光谷建設的全球創新高端醫療裝備智造基地,帶動武漢300多家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聯影的成長,得益于湖北‘醫工交叉’的創新沃土。”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表示,企業始終把湖北作為創新策源地,已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共建聯合實驗室,推動多項醫療裝備技術實現國產化突破,讓湖北醫工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新成果。
值得關注的是,湖北在引導楚商回鄉時,注重與“51020”現代產業體系同頻共振:武漢光谷聚焦光電子信息、襄陽深耕新能源汽車、宜昌發力綠色化工……各地錯位發展、協同共進,形成良性產業生態。
“全周期服務” 確保楚商項目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
“從注冊到環保,從用工再到稅收,廣水市應山街道實行‘保姆式’服務,這種服務對我們企業來講,比給多少錢多少政策都管用。”近日,從浙江溫州遷回的湖北德樂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左紅炎感慨。
“確保楚商項目‘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關鍵在全周期服務。”省商務廳副廳長李軍介紹,湖北對楚商回鄉項目全面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服務機制,會同各級部門強化用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提供從簽約到投產的全流程服務。
如今,全省已形成楚商回鄉“一盤棋”工作格局:省級層面加強統籌指導,各部門分工協作、協同聯動,市、縣、鄉、村全面發動、分層推進,確保政策紅利精準落地、服務保障無縫銜接。
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楚商回鄉“首席推介官”:春節、端午、中秋等節假日期間,通過座談會、懇談會、早餐會等形式與返鄉楚商深入交流;選聘“招商大使”、評選優秀楚商,激發楚商反哺家鄉的積極性;在北京、香港、瑞典等地打造“楚商之家”“楚商回鄉聯絡站”,搭建常態化、全球化溝通平臺。
在荊門各級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的“全周期服務”下,由楚商企業家劉金成創辦、總部位于廣東惠州的億緯鋰能持續投資家鄉荊門。投資108億元打造的超級工廠一期項目順利投產,二期項目正在調試設備,這是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儲能電池工廠,帶動荊門鋰電產業飛躍式發展,是楚商與家鄉共成長的生動縮影。
政策賦能、服務護航,從產業回歸到全球聯動,楚商回鄉正成為湖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隨著更多楚商項目落地、更多人才扎根,荊楚大地必將在加快建成支點的新征程中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