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風險隱患監測預警平臺每天在為全省安全“把脈”。
湖北日報訊(記者胡雯潔、通訊員袁聆彬)10月28日,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探索建立企業重大風險辨識評估技術與管控體系,整合全省高危行業風險辨識、感知、評估等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形成規模達80余TB的數據庫。投用后,體系每日處理實時數據超1億條,峰值處理速度達每秒36萬條,相當于為湖北安全生產裝上了“超算大腦”。
據了解,省風險隱患監測預警體系自2024年8月投用以來,憑借“1+1+17+N”多源多元數據庫與高效數據處理能力,已有效監測處置2.1萬余起風險事件,避免70余起事故,同時減少經濟損失超10億元。
“每一條數據處理都是實打實的安全生產經驗,得先‘治好’才能用好。” 專家趙冰化形象比喻,數據治理如同“將各地方言統一成普通話”。為此,省應急管理廳不僅引用15項國家與行業規范,編制14項地方規范,還創新制定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辦法,讓數據使用更系統、合規、安全。
數據“治好”后,如何轉化為安全保障力?省應急管理廳將目標鎖定在“數據賦能見實效”。“要靠大數據破解風險底數不清、成因復雜、趨勢難判的痛點。” 全程參與體系搭建的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大數據模型,系統能精準鎖定風險場所、設備等關鍵要素,實時掌握風險狀態并自動研判風險等級。
目前,全省已建成尾礦庫漫壩、危化品泄漏、冶金中毒等特定場景預測模型,自運行以來,直接經濟損失減少3.6億元,間接經濟損失減少7億元。
此外,這份“數據賦能方案”的價值還在持續延伸。目前,全省應急部門及武漢、襄陽、宜昌等地城運中心已復制該數據治理模式,并向城市治理、工業互聯網、自然災害防治等領域拓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