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黃潔如、通訊員李丹、產啟斗)“奶奶,我們馬上過來……”10月27日上午10時許,武漢地鐵6號線輕工大學站值班站長王健接到丁一莉老人的預約服務電話,完成手頭工作后立即前往D出入口處迎接。丁奶奶今年76歲,獨自居住在地鐵6號線輕工大學附近。曾因摔倒導致腰部損傷,行動時也因之變得頗為不便。然而,地鐵為她打開了另一扇窗。去鐘家村參加老年活動、到公園散步、去江漢路附近看望女兒、前往醫院體檢看病……這些由地鐵串聯起來的行程,已成為她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現在出門就靠地鐵了,真的很方便。”丁奶奶的話語里,滿是依賴與信賴。
10分鐘后,丁奶奶拄著拐杖蹣跚的身影出現在王健視線中,他快步上前接過手提袋,陪著老人緩慢向前行走。在站臺候車時,站臺工作人員扶老人坐下休息。

年接萬次預約服務 武漢地鐵用 “等一等” 傳遞適老溫度
待列車進站后,謝飛霞小心攙扶丁奶奶安全上車,并在車廂內找到一個座位。“下車時您不用著急,我們同事會在鐘家村站這個位置接應您的。”安頓好后出列車前,謝飛霞向老人叮囑道。這趟從輕工大學站至鐘家村站的接力護送,是武漢地鐵近一年以來為丁奶奶提供的百余次“愛心預約”服務之一。
“丁奶奶是我們站的‘常客’,和我們的工作人員都很熟悉,還經常在出行途中親切地聊上幾句。”
王健介紹,由于車站老年乘客較多,為確保他們安全順暢出行,全站人員都已形成主動上前幫扶的習慣:見到行動不便的乘客,工作人員見到會主動上前扶一把;遇有需要聯動幫扶的乘客,大家都會主動詢問目的地,以便提供精準幫助;若遇到滿載菜籃的小車等大件行李乘客乘坐電梯,他們發現后及時在身后靜靜守護。

年接萬次預約服務 武漢地鐵用 “等一等” 傳遞適老溫度
晚上10時許,丁奶奶結束了一天的行程準備回家。鐘家村站工作人員細心地送她上了返程列車,聯動目的地站輕工大學站準備好輪椅接應。半小時后,列車抵達輕工大學站,工作人員熊晶推著輪椅在站臺等候,他一路護送老人順利返家。“看到老人安全上下車,順利到達小區,我們心里才踏實。”夜色之中,完成護送任務的熊晶推著空輪椅返回車站。
“我基本上每天坐兩趟地鐵,工作人員總是無微不至:幫我拎東西、攙扶我,累了就取來輪椅、板凳讓我歇息。”丁奶奶感動地說,“這種日復一日的關懷,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讓我倍感溫暖,也給了我十足的安全感。”
地鐵不僅運送客流,也傳遞時間溫情。“等一等、扶一把”成為518公里線路上的常態風景。為保障老年乘客和無障礙群體出行便利,武漢地鐵服務熱線、武漢地鐵運營官方微信均接收乘客愛心預約服務,鼓勵員工主動幫扶有特殊需求乘客,積極營造適老化無障礙出行環境。據了解,地鐵線網年受理乘客預約服務萬余次,其中八成以上為老年乘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