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版圖上,湖北如一塊美玉橫臥長江中游,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這片曾孕育荊楚文明的厚土,如今正以昂揚之姿,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奮勇爭先。
2024年1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走進這塊風起云涌的改革沃土,思考部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望科技大勢、望改革大潮、望發展大局,要求湖北“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對新時代的湖北提出了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
一年,可開新局,一年,可展藍圖,一年的奮斗正在結果,一年的收獲令人感慨。回望這一年,湖北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波瀾壯闊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努力書寫下沉甸甸的荊楚答卷。
一、“領跑主賽道,在中部地區是打頭的”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指出,湖北發展“領跑主賽道,在中部地區是打頭的”。這句話,不僅是對湖北的肯定,也是對其未來使命的期許。湖北在中部崛起戰略中扮演著“領頭雁”角色,其表現直接關系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落地與成色。
“領跑”,體現在湖北之于中部的分量。2024年中部六省GDP規模約占全國21%,其中湖北GDP占中部地區比重也是約占21%,而人口僅占約16%。這一比例差,凸顯了湖北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率。尤其,湖北人均GDP達10.28萬元,是中部唯一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打頭”,體現在湖北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漢襄宜“金三角”的聚合,帶動全省17個市州競相發展,區域協調、城鄉融合、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這種“整體起跳”的發展模式,打破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桎梏,為中部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路徑。
二、經濟大省,必須勇挑大梁
“這里經得住疾風驟雨,未來更是一片光明。”去年考察湖北時,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飽含深情與期待,鼓舞了無數荊楚兒女。
放眼全國,十個經濟大省,占據全國61%的經濟總量,集中了全國7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堪稱中國經濟的“四梁八柱”。湖北作為全國第七個GDP突破6萬億元的省份,其表現如何直接影響全國經濟基本盤的穩定。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保持“大省領先、中部領跑”的競進態勢。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湖北“三駕馬車”穩健奔跑——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高于全國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2%,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量創歷史同期新高,達6176.9億元,同比增長25.3%,大幅高于全國21.3個百分點。

湖北的“挑大梁”,不僅體現在數據上,還體現在對全國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撐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前十大重點行業全部實現增長,其中汽車、電子、電氣、化工、有色行業均呈兩位數增長。湖北以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詮釋了經濟大省“穩盤聚力”的責任擔當。
三、擦亮科技創新這塊最大“金字招牌”
“湖北科教人才優勢突出、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習近平總書記6次考察湖北,無不心系科技創新。去年11月,總書記明確要求湖北“主動融入全國創新鏈,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某種程度上,湖北加快建成支點,最大的優勢、最亮的招牌,就是科技創新。
看矩陣——湖北已形成由1家國家實驗室、10家湖北實驗室、8個大科學裝置、16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525家新型研發機構組成的科技創新力量矩陣,展示了強大的創新實力和潛力。

圖為高速磁懸浮測試線
看成果——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智能衛星遙感系統、全球最快磁懸浮技術、國內首款膠體量子點紅外探測芯片、國內首臺原子量子計算機……這些前沿技術正在重塑湖北的產業面貌。
看態勢——最新《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武漢在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中位居第13位,在中國城市中位列第5,連續7年保持上升態勢。
看機制——打通“實驗室”到“生產線”的最后一公里,前三季度,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8.7%,較上半年加快8.1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5%、10.9%。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正使湖北從“科教大省”向“科創強省”華麗轉身。
四、從“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
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譽,如今,這一傳統優勢正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湖北,“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系統提升開放樞紐功能?!睆摹熬攀 钡健熬胖荨?,從“通衢”到“通商”“通融”,湖北矢志不渝從交通樞紐向經濟樞紐、開放樞紐進化。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將武漢定位為經濟版圖的“鉆石之心”,武漢入選國家陸港、港口、空港、生產服務、商貿物流樞紐城市,“五型”齊全同樣是中部唯一。武漢—鄂州同城化推動雙機場聯動,使武漢成為全國第4個、中部唯一的雙機場大都市?;êC場貨郵吞吐量大幅攀升,是全國首個獲批國際機場的專業貨運樞紐機場,有望躋身國際快遞第一梯隊。

湖北的“通”,已從物理通道升級為要素流通、經濟融通。前三季度,鐵路、民航、公路貨運量分別增長26.9%、9.4%、8.1%,各項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6374.82億元,經濟循環流動更加暢通。通過中歐班列、陸海聯運、空中絲路等通道,湖北正打造內陸開放“新沿?!保涌旖ㄔO內陸開放大通道??缇畴娚?、數字貿易等新業態蓬勃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海外倉+前置倉+獨立站”模式幫助更多中小微企業“店開全球、貨賣全球”。湖北的開放型經濟水平、雙循環戰略樞紐功能、制度型開放體系實現“三個再提升”,傳統區位優勢正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
五、一年開新局,更要打開五年、十年的格局
走過歲月滄桑,愈加豪情萬丈。去年考察湖北時,習近平總書記對荊楚大地飽含期待——“既勇于開拓創新又持之以恒抓好落實,既敢拼敢闖又善于團結協作,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p>
對標總書記對我們的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湖北認真思考“什么是支點、怎樣建設支點”。今年新春第一會,湖北定下支點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一年來,湖北把全部工作向“支點建設”聚焦聚力,以“開新局”的擔當,為支點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展望未來,湖北已錨定更高目標:到2030年經濟總量達到9萬億左右,到2035年在中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意味著未來5年,湖北需從6萬億增至9萬億,年均增速底線約5.7%-5.8%。這是一個富有挑戰但通過奮發進取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

大江奔流處,支點立潮頭。從能級跨越到科創引領,從產業倍增到樞紐提能,從美麗湖北到文化創新、區域聯動,從“一年開新局”的扎實起步,到五年、十年的宏偉目標,湖北的發展實踐雄辯地證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把握戰略定位,錨定奮斗目標,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就一定能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來 源:唱遼闊
總策劃:岑 卓
總監制:何 偉
策 劃:臧 志
監 制:吳博軍
統 籌:謝 珍、李 昕
撰 稿:尹華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