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傍晚,2025年最壯觀的“超級月亮”如約點亮蒼穹。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上空,金黃色的滿月帶著比平時滿月大14%的視覺震撼緩緩爬上夜空,與橋塔和索纜構成絕美的幾何光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宋枕濤攝

“超級月亮”現身江城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宋枕濤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姜宗顯
11月5日暮色時分,2025年最壯觀的“超級月亮”如約點亮蒼穹。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畔,金黃色的滿月攜著比平日大14%的視覺震撼緩緩“爬”上夜空,與橋塔、索纜構成難得一見的幾何光影。此后,由于云層變厚,“超級月亮”漸漸隱身。
什么是“超級月亮”?它是如何形成的?普通觀眾又該如何觀賞與拍攝?極目新聞記者專訪了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副教授周恩平,為大家一一揭秘。
超級月亮是個“完美邂逅”
“我們所說的‘超級月亮’,其實并不是一個罕見的現象。”周恩平教授開門見山地說道,“它的出現,需要兩大天文條件在時間上完美邂逅。”
第一個條件是“望”,即滿月時刻。“我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實際上,滿月是一個精確的瞬間。”周恩平指出,“這個時刻被稱為‘望’,當太陽、地球和月球排成一條直線,且地球位于中間時,月球被太陽完全照亮的一面正對著我們,此時我們看到的月亮就是最圓的。”
第二個條件,則是月球必須運行到軌道上最接近地球的“近地點”。他進一步闡述,月球的公轉軌道不是一個完美的正圓形,而是一個橢圓。“這就意味著,月球每個月都會有一次離地球最近(近地點,約35.7萬公里),和一次最遠(遠地點,約40.6萬公里)。當月球在近地點時,它看起來會比在遠地點時大,亮度也更高。”
周恩平總結道,“所謂的‘超級月亮’,就是當‘望’這個瞬間,月球恰好運行在接近近地點的位置上。兩者時間越接近,月亮就顯得越大、越亮。”
具體到本次超級月亮,他給出了精確的數據:“本次滿月發生在11月5日晚上9點19分,而月球到達近地點是在11月6日晨6點27分,兩者相隔僅9個小時。因此,在滿月那一刻,月球距離地球只有約35.7萬公里,是今年所有滿月中距離最近、視直徑最大的一個,堪稱年度最大滿月。”
盡管數據上月亮“變大”了約14%,但周恩平坦言,普通人僅憑肉眼很難在夜空中察覺出這種差異。“月球的視直徑只有半度左右,這10%以上的差異,如果沒有參照物對比,其實并不容易分辨。”他笑言,“你總不能把上個月的滿月搬來和今晚的放在一起比大小。”
不過,他也提到一個有趣的視覺現象:“當月亮剛升起或即將落下時,靠近地平線,周圍有建筑或樹木作為參照,我們會感覺月亮特別大——這是一種月亮錯覺。所以觀賞超級月亮,不妨選在月亮剛升起的時候,那時月亮呈現金黃色的暖調,不僅看起來更大,也更具詩意。”
如何拍出“超級月亮”大片?
想要拍出震撼的“超級月亮”照片?周恩平教授分享了實用技巧:“如果你想拍出月亮與地標同框的效果,比如黃鶴樓,你找一個距離地標約一兩公里的位置,使用長焦鏡頭。”他詳細說明,提前利用星圖軟件查好今晚不同時間月亮的方位和高度,選取合適高度的地標建筑使其位于拍攝時月亮的方向。長焦鏡頭能壓縮景深,使月亮和建筑在畫面中形成強烈對比,月亮就會顯得特別大。”
他以武漢當晚的拍攝為例補充道:“例如在當晚八點半左右,月亮將位于正東方向,離地面約30度高度,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拍攝時機。當然,拍攝者也可根據自身需求,在不同時間捕捉月亮與其他景觀的組合,靈活構圖,記錄動人瞬間。”
他也提醒避免一個常見錯誤:“如果你離建筑太近,為了把建筑和月亮都拍進去,建筑會顯得很大,月亮反而顯得小。所以距離和焦距的選擇非常關鍵。”
雖然拍攝需要技巧,但觀賞卻可以隨心。“其實像蘇東坡在《赤壁賦》中寫的,‘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天文之美,本就不必刻意追求。”周恩平說,“超級月亮整夜可見,不論你是晚歸的上班族,還是清晨趕路的人,抬頭就能看見——這是大自然贈予我們最美的禮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