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匡姍 范小雪 唐詩)“多虧了‘十戶聯防’,按下求助鍵沒幾分鐘,鄰居和村干部就趕來了!”11月初,武漢蔡甸區索河街道金龍村78歲的獨居老人李爹爹突發頭暈,按下智能胸卡上的紅色按鈕后,同村黨員組長和隔壁鄰居第一時間趕到家中照料,村衛生室醫生通過“數字鄉村”平臺視頻連線初步診斷,讓李爹爹及時得到救助。這背后,是中國電信武漢蔡甸分公司(以下簡稱“蔡甸電信”)黨委以黨建為引領,將數字技術深度融入鄉村治理的生動實踐。

央企擔當 數字賦能鄉村“結碩果”
近日,武漢蔡甸電信黨委憑借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創新實踐與突出成效,獲評省國資委首批“示范基層黨組織”稱號。截至目前,由該公司黨委牽頭打造的數字鄉村平臺已覆蓋全區180個行政村,部署高清視頻監控5000余路,建成3個“監控百戶村”、24個“監控50戶村”及百余個基礎村,農村治安事件發生率同比下降32%;平臺累計協助鄉村快速處理村務事件超1000件,真正讓鄉村治理跑出了“加速度”。
黨建筑基 鋪就數字治理“快車道”
“農村要振興,數字是關鍵。我們黨員就得帶頭啃下這塊‘硬骨頭’!”蔡甸電信數字鄉村攻堅隊隊員、黨員骨干道出了團隊的攻堅決心。
為破解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薄弱難題,蔡甸電信黨委組建由黨員骨干牽頭的攻堅隊,以“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的節奏推進建設,讓“數據多跑路、村民少跑腿”成為現實。
“以前村里丟只雞都要找干部,現在監控拍到異常情況,平臺自動預警,村干部和巡邏隊10分鐘內就能趕到。”消泗鄉村民說,數字化讓村莊更安全了。數據顯示,平臺運行以來,僅治安類事件處理效率就提升40%,村民安全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創新破題 激活鄰里互助“新動能”
“農村老齡化程度高,獨居老人多,傳統治理模式跟不上需求。”蔡甸電信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淵介紹,針對這一痛點,公司黨委在平臺基礎上創新加載“十戶聯防”功能,將鄰近10至20戶村民劃分為一個聯防群組,由黨員擔任組長,構建“黨員牽頭、鄰里互助,一戶求援、鄰里響應”的互助模式,并接入一鍵關愛設備、智能胸卡等硬件,實現緊急情況“一鍵呼叫、多方響應”。
“以前大小事都找村干部,現在鄰里搭把手就能解決!”索河街道延山村黨支部書記感慨,“十戶聯防”讓村干部從繁雜事務中解脫出來,得以專注發展村集體產業。目前,該功能已在索河街道、消泗鄉村等試點區域落地,累計協助處理老人求助、鄰里糾紛等事件200余起,成為破解農村“空心化”治理難題的有效路徑。

篤行做實 筑牢長效保障“壓艙石”
為確保數字鄉村建設落地見效,蔡甸電信黨委打出“組合拳”。組建13支“紅色服務專班”,建立“一對一”對接機制,開展技術培訓超300場次,讓村干部、網格員“懂平臺、用平臺”;建立“24小時運維熱線+屬地黨員專員”雙重響應機制,將試點村求助信息響應時間從30分鐘壓縮至10分鐘內;計劃接入AI識別技術,拓展養老健康數據預警、農業病蟲害監測等功能,并梳理試點經驗形成標準化手冊,推動“十戶聯防”向“全域智治”升級。
從“平安鄉村”到“智慧治理”,從“鄰里互助”到“產業賦能”,蔡甸電信黨委正以“翼旗擔當”的黨建品牌為引領,持續深化“黨建+數字鄉村”融合模式。下一步還將加快形成“蔡甸樣板、武漢示范、湖北推廣”的梯次輻射效應,為湖北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插上“數智翅膀”,以央企擔當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