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由省委依法治省辦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的“法治惠民惠企 服務支點建設”優秀實事項目宣傳展示活動正在進行中,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進法治惠民惠企辦實事工作,服務和保障支點建設。
活動啟動以來,各地各單位推薦申報了一批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解決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關心關注的法治問題等方面的具體實事項目。
今日推介的優秀報名實事項目是由襄陽市委依法治市辦報送的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法院項目“深化府院聯動發揮破產職能護航‘兩資三能’工程”。
“多虧了破產重整,壓在身上的包袱終于卸下來了,我也能集中精力去進行產品研發和開拓市場了。作為二十多年的老紡織人,我有信心也有能力將公司經營得越來越好。”襄陽旭緣鑫公司總經理陳桂芳信心滿滿地說道。
襄陽旭緣鑫公司破產重整案是襄陽市襄州區法院以服務保障“兩資三能”工程(“兩資”指立項爭資、招商引資;“三能”指達產釋能、技改提能、強鏈聚能?)為抓手,持續深化破產審判機制改革,推動轄區優勢產業補鏈強鏈延鏈的一次生動實踐。

襄陽旭緣鑫紡織有限公司員工在車間工作
專業賦能,構建高效審判體系
“為回應市場主體關切,2022年10月,我院推動城區張灣法庭轉型成為涉企專業法庭,專門審理破產、勞動爭議等涉企案件,并組建了專業化破產審判團隊。”襄州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茂強介紹。

襄州區人民法院法官前往破產企業了解情況
“破產重整就是新一輪招商引資”成為襄州區法院的工作理念。襄州法院通過學術交流、異地取經不斷強化審判能力,在推行繁簡分流的同時,重大破產案件交由院領導牽頭辦理,并充分借助網絡會議、線上拍賣等信息化手段壓縮案件審理時長,平均審理周期大幅降低。2022年以來,襄州法院通過破產清算清理債務70億余元,盤活資產14億余元,釋放土地20萬余平方米;7家企業經重整(和解)重生,化解債務9億余元。
機制創新,暢通救治出清路徑
襄陽市襄州區法院以先行區創建為抓手,從快速識別、快速審理、強化保障三端發力,構建中小微企業快速重整與出清機制,推出一攬子措施。

2024年6月25日,襄陽市襄州區企業重組重整服務工作站揭幕
“不少企業最終發展為社會的頑瘴痼疾就是因為在前期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及時進行介入。”為解決這一問題,襄州區建立了全市首家企業重組重整服務工作站,匯聚專家學者、優秀律師和資產重組人才,為危困企業提供前端免費法律咨詢和政策指導,2025年該站共指導4家企業開展脫困自救和庭外重組、預重整。
由于清算義務人的缺位,大量僵尸企業難以退出市場,長期低效占用了名稱、監管等社會資源。襄州區率先在全市開展公益清算強制退出工作,由市場監管局依法選取符合條件的經營異常企業先行先試,打破由股東或債權人等利害關系人申請強制清算的傳統路徑依賴,首批5件強制清算申請已裁定受理并集約化指定管理人。
協同聚力,深化府院聯動效能
破產審判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關乎經濟發展、民生保障與社會和諧穩定。襄州區建立了“政府牽頭、法院主導、部門配合”的府院聯動工作模式。

襄州法院法官、企業重組重整服務工作站成員共同走訪困難企業
“之前的5萬多元已經到賬,有專項資金的兜底,我們在擔任破產案件管理人時也就更加有底氣了。”某破產管理人說道。為解決無產可破企業破產費用缺乏導致的啟動難、進展緩慢問題,襄州區每年撥付200萬元建立破產費用專項資金,激發中介機構參與破產工作積極性。
破產審判能否順利推進關鍵節點在于破產財產的處置。襄州區將破產財產處置需求與政府資產盤活需求精準對接,加強法院與稅務、市場監管、土地房產等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共同推動破產財產處置事項落地執行。某貿易公司破產財產被競拍后改造升級為某產業園,并引入兩家企業入駐生產經營。
劉茂強表示:“我院將進一步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作用,深化府院聯動機制,為項目落地健康發展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保障,助力襄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項目單位: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法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