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1日,中國第42次南極考察隊從上海起程,再次開啟“雪龍”號與“雪龍2”號“雙龍探極”之旅。目前,兩船均已越過赤道,進入南半球。
隨著“雪龍”號一路向南,中國南極考察隊特有的“南極大學”也正式拉開帷幕。
“南極大學”開講,領隊魏福海首先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中國南極科考事業的科普課。作為我國極地支撐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目前在南北極共有7個考察站,分別是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秦嶺站、黃河站、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魏福海表示,開展極地考察,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

中國第42次南極考察隊領隊 魏福海:圍繞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我們有很多的技術需要突破,國產化標準也在進一步提高。
隨后的“南極大學”課堂,分別由經驗豐富的站隊長來進行分享。中山站站長崔祥斌介紹了利用冰雷達、航空觀測等技術“看”穿南極冰蓋的相關情況。

中國第42次南極考察隊中山站站長 崔祥斌:我們國家能力和水平都在快速提升,2015年我們國家首架南極考察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入列,開啟了我國南極航空科考的時代。

今年,我國還首次為冰下湖鉆探項目組建了一支考察隊伍。他們計劃在南極冰蓋上打穿3600米的冰層,對冰層下面的麒麟冰下湖實施清潔采樣作業。而這個麒麟冰下湖,也是由我國考察隊實地確認并命名的,在南極已發現的600多個冰下湖中,其體量能排進前五。

中國第42次南極考察隊冰下湖隊隊長 郭井學:麒麟冰下湖,它最獨特的地理位置就是位于東南極內陸穩定區域,推測我們這個冰下湖,大約形成于三百萬年前,孕育的極端環境是開展冰下湖與冰下生命探測的理想區域。
通過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南極人”的講授,進一步拉近南極考察與年輕隊員的距離,豐富了他們對南極考察的認知。
(總臺央視記者 翟壯 叢威娜 王善濤 陳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