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今年共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進博會,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展覽面積和企業總數都創下了歷史新高,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額達834.9億美元,比上屆增長4.4%,也創下了歷史新高。從“世界好物”到“全球商機”,從技術碰撞到文明互鑒,進博會生機蓬勃,今天我們就跟隨《焦點訪談》記者,走進這場聯通內外、共贏未來的盛會現場。

一年一度的進博之約如期而至。一間間展廳,一個個展位,處處人頭攢動,洽談熱烈,合作簽約不斷。從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設備到精致的日用消費品,從高端醫療器械到創新藥物,一系列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令人應接不暇。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黨委書記 副局長 吳政平:通過進博會平臺打造出口中國、投資中國、購在中國等品牌,讓更多商品進得來,讓中國成為更多國家最佳出口目的地和發展動力源,而進博會就是全球商品進入中國的門戶,是出口中國品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本屆進博會企業展展覽面積超過36.7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在去年3496家的基礎上,又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進博會至今已連續舉辦八屆。一年一度的進博會,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外企的期盼與選擇,彰顯出中國高水平開放的巨大魅力。
作為進博會的“全勤生”,一家韓國企業已經連續8年參展。本屆進博會,他們緊扣AI創新浪潮,全面展示在顯示技術、AI智能家電、半導體、移動通信及物聯網等領域的前沿成果。從整機產品到核心零部件,通過創新研發與產業轉型,見證并參與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中國三星首席副總裁 張代君:34年,我們剛開始第一個十年是進入中國,第二個十年是融入中國,第三個階段我們是轉型升級。中國的消費市場不僅量越來越大,質量水準也越來越高,用戶越來越看重品牌,也看重品質,尤其看重創新。到2025年底,我們累計投資將會超過560億美元,其中零部件尖端產業超過了90%。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黨委書記 副局長 吳政平:從2018年首次舉辦進博會以來,有180家企業和29家機構一屆不落地參加了八屆進博會,甚至有不少企業還愿意一次性連簽5屆的參展合同。大量進博會的展商從頭回客變為回頭客,又從回頭客變為“在中國 為世界”的常駐客。他們看重的不是面子,而是進博會實實在在的里子,是真真切切的商業回報,更是進博會背后中國大市場蘊含的無限機遇。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拓展國際循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與世界共享機遇、共同發展。在今年進博會期間,還發布了《世界開放報告2025》以及最新世界開放指數,數據顯示,在世界開放小幅收緊的同時,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成效顯著。1990年—2024年,開放指數從0.5891升至0.7634,提高29.6%,升幅位居全球前列。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廖凡:中國這個開放是我們通過各種指標計算下來的綜合性開放,其中有一個指標提升非常大,就是我們政策層面的開放,進博會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難得的公共產品。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楊正位:舉辦進博會的初心是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宣示支持開放型世界經濟和經濟全球化。對于現階段的中國,不論是自身發展的需要,還是體現大國責任和擔當,都需要以自身開放推動世界共同開放。
在多家外資企業看來,進博會不是簡單的展品秀,而是創新成果從亮相到落地的橋梁,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新”,外資企業正深度融入中國本土生態系統,不斷擴大從研發、生產制造到商業運營的價值鏈,長期加碼投入中國本土相關產業建設。

第八屆進博會上,人形機器人持續火熱,越來越靈巧的關節,離不開全球產業鏈的協同合作。一家擁有176年歷史的德國家族企業,扎根中國30余年,在材料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如今,他們的先進密封與潤滑技術將為工業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的關節、靈巧手提供運行保障。

科德寶集團企業傳播總監 李鳴號:特種潤滑油會用在靈巧手里面,同時我們也有很多的密封件,會用于非常精密的減速器,也包括靈巧手。人形機器人在中國爆發式增長,我們希望抓住這樣的機會,一起為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創新做一份我們的貢獻。

性能好價格優,且能找到真實應用場景,離不開中國制造的技術賦能與全球市場的深度融合。一家由阿聯酋國家主權基金投資的高端制造企業,把中國的3D打印技術和產業鏈能力,與阿聯酋工業轉型升級的國家戰略精準綁定,制造出從機器人的雙足到飛行器發動機,甚至《黑神話:悟空》這樣的高難度模型。
置身于進博會的現場,可以清晰感知全球化的脈動,和中國大市場的多元與包容。除了成熟的跨國商業巨頭以外,本屆進博會共吸引來自37個最不發達國家的163家企業參展,同比增長23.5%;非洲企業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參展企業數量也顯著提升,分別同比增長80%和23.1%。

在進博會國家館設展的尼加拉瓜,今年不僅帶來了海鮮,還有咖啡、啤酒等數十個品類的商品,作為中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自2021年與中國恢復外交關系后,2022年1月,尼加拉瓜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今年已經是尼加拉瓜連續三年線下參展,進博會的放大效應給貿易帶來的增長肉眼可見。

尼加拉瓜投資與出口促進部門負責人 瑪瑞亞:我們的出口增長很明顯,從去年到今年增長了34%,相當于差不多7200萬美元,這對于每個人都是雙贏,我們期待能與更多中國公司有貿易往來,不僅是商品交易,也歡迎來尼加拉瓜投資。
得益于錢凱港至上海港航線的順利開通,秘魯的藍莓跨越17000公里順利抵達上海;得益于免費展位和零關稅措施,來自非洲的農產品、食品、手工藝品、服飾就這樣漂洋過海登上進博會舞臺。這就是進博會,既有“高精尖”,也有“小而美”,八年間,不斷刷新產品的定義,也刷新合作的可能,在這里,世界見證中國經濟大海開放包容、海納百川。

六天的盛會已經落幕,但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展品會下架,但合作的紐帶愈發堅韌。從第一屆到第八屆,企業展展覽面積從最初的27萬平方米發展到如今超過36.7萬平方米;一批批的參展客商從頭回客到回頭客,再到扎根中國的常駐客,進博會用自身的成長,證明了中國市場吸引力。“開放帶來進步,合作實現共贏”。進博會是一座橋梁,讓“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奔赴;它也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編輯丨高琦 梁志瑋 聶啟星 攝像丨潘明 任鑫玉 剪輯丨鄭昱 周維 策劃丨余仁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