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元智能科技高仿真人形機器人。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芳婷 通訊員 武人才
11月10日,武漢大學卓爾體育館內人頭攢動,“江城杯”第十一屆中國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與創意設計大賽在熱烈氛圍中落下帷幕。大賽以“創意啟迪智慧 創新驅動發展”為理念,旨在發現、培養、選拔和儲備低空經濟、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領域青年創新人才,至今已舉辦十屆。
現場,智慧城市科技成果展示對接活動吸睛十足,“天問三代”人形機器人、“朱雀”下肢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等12個實物項目和150余個往屆大賽一等獎及以上獲獎項目現場展示最新成果。
在清元智能科技的展位前,一臺擁有細膩微表情、可流暢交互的高仿真人形機器人被學生們層層包圍。它不僅能實現智能問答,還能自主導航和避障。據現場負責人介紹,該機器人已迭代至第八代,目前已在元宇宙展廳、牙科醫院導診、新能源汽車合作等場景落地應用。“我們正探索將其應用于話劇演出,讓機器人也能演繹出‘真人感’。”這一展望,讓科技與人文的融合充滿想象空間。
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團隊帶來的“朱雀”下肢康復外骨骼機器人以其輕巧的身形吸引專業觀眾駐足。僅重7公斤的穿戴裝備,通過柔順結構與協調交互設計,為腦卒中患者提供個性化康復訓練,同時也能助力消防員增強負重能力、幫助物流人員減輕搬運負擔。一名體驗者贊嘆:“穿戴起來行動自然,幾乎感受不到負擔。”
武漢未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華農團隊,自主研發作物表型智能感知分析技術、智能機器人技術以及智能軟硬件產品,以作物育種為切入點,建立田間、設施環境機器人表型檢測系統體系,打造國內表型檢測機器人品牌。
本屆大賽共吸引全國250余所高校、2300余支隊伍、超過7500名師生報名參與,來自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80余所全國重點高校200支團隊、550名參賽師生在漢參加決賽。決賽期間同步舉辦低空經濟產業論壇、機器人產業論壇、專場招聘會、百萬學子行、智慧城市科技成果展示對接、校地對接等活動。
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上本屆大賽評出一等獎49項(包含冠亞季)、二等獎143項,三等獎295項。現場,江岸區、江漢區、江夏區分別與6個獲獎團隊簽約,共簽約18個獲獎團隊,簽訂項目合作協議共20項,標志著這批凝聚青年智慧的創意項目正加速從賽場走向產業,為武漢乃至全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注入新動能。
隨著一批批青年創新人才通過智慧城市大賽嶄露頭角,機器人導診、外骨骼康復、農業檢測等科技場景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現實生活。以賽促創、以產促融,這場在江城點燃的智慧之火,正照亮未來城市更高效、更溫暖的發展圖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