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黃河之濱到敦煌大漠——
八月,
二十位中外藝術家,
踏上絲綢之路,
用腳步,
探尋文明的印記,
以畫筆,
記錄千年的藝術對話。
黃河,
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滋養(yǎng)了蘭州的血脈,
也點燃了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
炳靈石林,
奇峰羅列,
崖壁上雕鑿的大佛,
莊重慈祥。
令藝術家沉醉于這造化神工。
在轉經筒的流轉間,
“世界藏學府”,
滋養(yǎng)著前來朝圣的藝術家們
讓這份跨越時空的莊嚴與神圣,
在藝術中永續(xù)回響。
桑科草原,
天地遼闊,
經幡輕揚。
藝術家用色彩和線條勾勒曠野,
定格自由之美。
大地,
以億萬年的時光揮毫,
將平山湖的層巒,
裝置出了一幅氣勢恢弘的畫卷。
藝術家們深入其中,
探索這神秘之地,
將這份震撼融入創(chuàng)作。
七彩丹霞
如夢如幻。
面對大自然的杰作,
藝術家們從巖層的紋理、
色彩的漸變中捕捉靈感,
將大自然的震撼匯入筆端。
雪山掩映,
藝術家在此駐足,
捕捉“天下第一雄關”的
蒼勁雄渾。
風卷旌旗,
戍邊將士夾道相迎,
藝術家躬身作揖回敬。
陽關遺址下,
是邊塞詩的厚重與孤獨,
如今只剩烽燧訴說往事。
春風不度的玉門關,
藝術家循著古道而來,
將邊關的沉烽靜柝,
悄然融入畫布。
塵沙覆轍的懸泉置遺址,
藝術家在殘碑風化的痕跡間漫步,
耳畔似有古驛駝鈴在輕響。
榆林窟的棧道上,
藝術家們沿著護欄緩步前行,
伸手觸摸的瞬間,
指尖正與千年前的匠心悄悄對話。
俯身觀研,
捕捉藏在時光里的匠心印跡。
莫高窟,
是人類藝術的圣殿。
這里每一幅壁畫、
每一尊塑像,
都是人類文明的璀璨結晶。
藝術家以敬畏之心,
揣摹千年的藝術魅力。
與歷史對話,
摹寫永恒。
從河西走廊到煙雨杭州,
這場跨越山河的藝術對話,
正在發(fā)生,
東西方美學在此交融、碰撞,
綻放出新的光芒。
藝術家們用畫筆,
為這條千年古道
譜寫新的色彩史詩。
絲路無界,
藝術永恒。
出品
人民網(大灣區(qū))
鳴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
中國美術學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