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如約而至,今年,AI這個新主角站上了舞臺中央。往年一到“雙十一”,平臺、商家拼價格、拼流量;消費者也像是趕一場拼手速、算優惠的“燒腦大考”。當AI深度融入“雙十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對于養寵物的人和寶媽來說,每年的“雙十一”購物節都會開啟買買買模式。網購寵物和母嬰用品是個耗時又耗力的精細活兒,得在海量產品里反復挑選、對比。

今年,電商平臺上線的新功能“你的專屬雙十一購物清單”和“拍立淘”,可以根據買家平時的瀏覽喜好,精準畫像,推送商品。不僅省掉了手動搜索、跨店比價的麻煩,還能精準捕捉潛在需求。


“雙十一”購物節,早已不獨屬于年輕人,銀發族也喜歡參與這場購物狂歡。我國60歲以上的網民數量已高達1.61億,其中七成以上老年人有過網購體驗。

人工智能語音搜索可以幫助老年人精準匹配到需要的商品。

“雙十一”大促這段日子,電商平臺的工作人員也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AI數據看板”讓電商運營的效率有了大幅提升。它會以秒級的速度響應,輸出商家想要的數據。它不僅讓工作人員分析數據的時效從一天降到半小時,還可以清晰了解到熱銷的品類。

AI深度融入的網購節,商家又會感知到哪些變化?

很多公司的電商團隊都運用了電商平臺升級上線的“生意管家”,它可以圍繞AI數據分析、AI營銷、AI美工和AI客服等核心場景,為商家提供“好用”的AI工具包。

以前推薦頁面的引流圖需要專業的攝影棚來完成,精心打磨燈光、布景等細節,今年的“雙十一”只需要輕點鼠標,生成式人工智能就可以自動生成畫面。

出謀劃策是“生意管家”的高階任務,實際運行中,生意管家還可以承擔一些繁復的重復勞動。以日常店鋪巡檢為例:過去需要十幾個人,各自負責自己的板塊,比如店鋪接單、發貨、客戶體驗反饋等。但現在有了AI,他們只需提需求,AI就可一鍵搞定。

“生意管家”能夠自動解析數據波動原因,指導商家調整策略,包括預熱期關注收藏、加購情況,活動期聚焦成交轉化等。

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在線上賣服務,正在成為網購的一種新趨勢。今年1月至9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長9.8%。數字產品、線上服務、即時電商成為亮點。

讓消費者感受到交互式體驗,讓商家降本增效的AI智能工具,背后有什么科技“密碼”?AI究竟是怎么賦能的?

一家電商平臺的技術研發部門正在探索一場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的網購技術革新。其實就是通過給用戶數字化精準畫像,再針對性推送商品。他們還結合新聞熱點、網絡熱搜、大數據等信息,利用AI智能工具幫商家推薦合適的產品。

不同于聚焦后臺數據與效率的算法團隊,為商家提供創意營銷技術服務團隊的核心目標是“抓住消費者的眼球”。他們將全部精力投入圖片、短視頻的創意設計與營銷方案打磨中。AI智能工具的加入,拓寬了他們的想象空間,讓創作更有底氣。

截至11月2日,2025“雙十一”已有500萬個商家將電商平臺的“AI店長”納入他們的日常經營。借助這一工具,商家平均工作量減少30%,經營效率提升1.5倍。

2025“雙十一”呈現出周期拉長、玩法簡化、技術深度嵌入等新特征。走過十六個年頭的“雙十一”,其意義早已超越單純的促銷活動,進化為觀察中國消費韌性、產業變革與技術創新最重要的窗口。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 杜國臣:我們會發現在AI賦能的視角之下,過去傳統電商的運營邏輯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可以說全鏈條多環節的在賦能整個電商的產供鏈,這對于整個電商來說是革命性變化。

2025“雙十一”,消費者身邊多了AI“購物搭子”;商家借助智能工具,探索降本增效;平臺則是通過AI在重塑“人貨場”匹配的底層邏輯。網購的競爭焦點從“價格內卷”轉向“價值深耕”,從“流量爭奪”升級為“需求共鳴”,“雙十一”也已經超越促銷本身,成為新技術落地的“試煉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