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田勇 陳濤
11月12日,武漢,梁子湖水光瀲滟。湖面之上,天子山大橋項目施工熱火朝天: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程車輛往來穿梭,工人們在作業面上緊張施工,一派繁忙景象。
天子山大橋北起江夏區烏龍泉街,向南跨越梁子湖湖汊,止于梁子湖風景區的舒家窯。大橋全長2.48公里,其中橋梁段達1.8公里,是湖北省交通“硬聯通”重要工程。

天子山大橋項目施工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為水留清,國內最大跨度中承式多連拱橋
“以前S122公路就修到這里,對面也修到那兒了,中間就差湖上這一段,過不來。”中交中南局天子山大橋項目生產經理齊俊鵬指著湖面說。
天子山大橋建成后,將S122公路兩岸連接,梁子湖南北兩岸居民通行時間將由原本繞行1個小時,縮短至2分鐘直達。同時咸寧至武漢車程也將縮短至1小時左右。

天子山大橋位置示意圖。受訪單位提供
天子山大橋外觀設計主題為“拱連梁湖”,靈感來源于梁子湖的湖水波光和天子山的山勢起伏。橋梁采用連續的拱形結構,整體造型輕盈而有力,線條簡潔流暢,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
主橋采用“三拱五跨”設計中承式拱橋,最大跨徑達320米,主拱高105米,相當于30多層樓高,是我國最大跨度中承式多連拱橋。
究其原因,梁子湖是武昌魚的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水質敏感,生態要求極高。為減少對水體和水生生物的影響,大橋設計為中承式多連拱橋,盡量減少橋墩數量,降低對水流的阻礙和水質的影響。

天子山大橋效果圖。受訪單位提供

天子山大橋效果圖。受訪單位提供
樁基已完成,預計2027年7月通車
宏偉的背后,是高難度的施工挑戰。首先是湖底。“北岸很多是溶洞,打樁就像在‘豆腐里插筷子’。”齊俊鵬形象地比喻。地質的高度復雜性使得樁基成孔難度陡增。工程團隊采用“回填黏土加片石”的工藝,反復填充,將一個個隱蔽的空洞夯實。
湖面之上也不平靜。大橋的鋼結構總重達35000噸,其中最高的一節鋼拱肋重達2100噸,如此龐然大物,無法在空中直接吊裝。項目創新采用“整體提升”方案——在湖面平臺上將拱肋像搭積木一樣拼裝完整,再用液壓設備一次性提升至百米高空。
“要精準到毫米級,好比穿針引線。”齊俊鵬說,鋼結構對溫度極為敏感,晝夜溫差會導致構件伸縮十幾公分,對接工作必須在精確計算的最佳溫度窗口期內完成。

天子山大橋項目施工現場。記者劉潔 攝
深達10米的基坑圍堰、繁雜的V型墩施工以及高空、水上、有限空間等多重高風險作業環境交織,讓大橋的每一步建設都充滿了考驗。面對重重難點,建設者們以一系列技術創新作為回應,不僅攻克了難題,更實現了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的目標。
“我們在武昌魚繁殖期的4月至9月,停止涉水施工。”齊俊鵬說,施工中采用了輕型防水圍堰,將施工區與湖區隔離,并設置了專門的排水系統,確保施工污水不流入湖中。
目前,天子山大橋工程進展順利,項目樁基276根已全部完成,水中圍堰完成11個,承臺完成8個,V墩完成2個,預計今年年底將超額完成施工任務。大橋預計于2026年完成主體工程,2027年7月建成通車。

天子山大橋項目施工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