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廣水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會現場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楊琛源 通訊員 張玲俐 劉帥 朱華 盧林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
“從前村里窮得叮當響,如今香菇種到百萬袋,家家戶戶腰包鼓!”11月13日,湖北廣水市“黨建引領 關店蝶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會現場,郝店鎮關店村黨支部書記李緒強的一番分享,引來掌聲如潮。這場盛會不僅見證了一個“軟弱渙散村”的華麗轉身,更以“關店經驗”為火種,點燃了全市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熱潮。
“富不富,看支部;強不強,看頭羊。”李緒強介紹,關店村曾嘗試多種產業卻屢屢受挫,最終回歸本村延續五十余年的香菇種植傳統,確立以香菇為核心產業,推行“集中制袋、分戶種菇”與“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村黨支部牽頭成立運營管理公司,黨員帶頭籌集100萬元啟動資金,引入智能化設備,將菌袋成本從每袋5.7元壓降至4.56元,極大點燃了村民的種植熱情。短短兩年,菇農從20多戶猛增至115戶,2024年香菇種植規模一舉突破百萬袋大關。
為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關店村創新推出“33355”收益分配機制:公司收益的30%留作發展公積金,30%投入村級公益,30%用于村民分紅,5%作為積分獎勵,5%幫扶困難群體。2024年,該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突破103.1萬元,帶動就業超3000人次,發放工資逾百萬元。脫貧戶甘愛華從昔日“想回娘家”到如今年種菇1萬袋、收入超10萬元,更有100多名在外青年主動返鄉創業就業,生動演繹了“小香菇撐起致富傘”的振興故事。此外,村集體還利用收益硬化道路、整修塘堰、打造花菇文化廣場,實現產業發展與鄉村治理同頻共振。
一花獨放不是春。李店鎮飛躍村、十里街道楊家崗村、城郊街道板子橋村、駱店鎮雙塘村、馬坪鎮獅子崗村、吳店鎮芝麻灣村等6位村黨支部書記,依次分享了借鑒“關店經驗”的實踐故事。有的以葡萄產業為抓手,借力電商直播讓“紅土地長出金疙瘩”;有的以“清潔家園”行動為切口,激活群眾參與治理的內生動力;有的通過盤活集體資源,實現從“渙散村”到“明星村”的精彩蝶變,為該市鄉村振興提供了多元路徑與生動樣本。
廣水市委書記、市長崔傳金號召全體干部,要以“關店蝶變”為強勁動力,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整體提升環境、建功支點建設”貢獻更多廣水力量,奮力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精彩答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