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通訊員劉怡廷 左夢)“欠我們的工資終于要回來了,我代表4名工友向你們表示感謝!”近日,湖北省大冶市某村村民袁某某將一面錦旗送到了大冶市檢察院檢察官的手中,以表達自己和工友們的感激之情。至此,這起為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案件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11月12日,承辦檢察官介紹,2013年,袁某某等4人先后應聘到某公司從事燙工、成檢、電腦操作等工作。2022年至今,因生產經營等原因,該公司累計欠下袁某某等4人工資款共計28950元。袁某某等人多次討要,但一直未得到解決。
2024年7月,袁某某等人以某公司拖欠勞動報酬的行為損害了其民事權益為由,向大冶市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案件受理后,承辦檢察官迅速開展審查,深入核查用工記錄、工資結算單等證據,固定欠薪事實后作出支持起訴的決定。
在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后,某公司未按該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袁某某等4人向法院申請執行。承辦檢察官介紹,經大冶市檢察院和大冶市法院的共同努力,多次與涉案企業溝通,耐心釋法說理,明確告知拖欠勞動報酬的法律后果后,今年10月,企業將袁某某等4人工資款全部執行完畢。
“農民工的工資關乎家庭生計,是最基本的民生。”該院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袁華軍表示,下一步,該院將采取更多務實舉措,切實幫助農民工解決拖欠工資問題。
大冶市檢察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該起案件的成功辦理,是聚焦農民工權益保護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該院以“為民辦實事”為抓手,聯合信訪、人社部門制定協作機制,以調解、支持起訴為依托,以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為民辦實事持續推向深入。今年以來,該院辦理支持農民工起訴維權案件12件,幫助討薪金額154萬余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