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風大道、航空大道、土司路人行道改造工程如期完成;
精品景觀樹完美亮相,城市顏值再次刷新;
配電箱“換新裝”,街頭新增民俗文化的韻味;
開展“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裸土覆綠”行動,讓市民共享“綠色福利”
……
恩施這座城,驚艷了時光。
細數2018年州城的變化,每一處城市建設都好似一幅唯美的畫卷,成為全州城市建設工作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建好州城既是發展所需,也是形勢所迫,更是民心所向。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銳意進取、克難奮進,切實把州城建設管理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努力把州城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城市!”州委書記柯俊在州城建設管理推進會上如是說。
按照州委、州政府持續推進“六城”同創工作要求及州城建設管理和綜合環境整治工作要求,州“六城”同創指揮部辦公室深入推進“六城”同創工作,聚焦州城建設管理中心工作,苦練“繡花”功夫,加強對城市“寸建寸管”,建立了“路長制”管理模式,加大項目建設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扎實開展各項專項整治,城市面貌不斷改觀,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升,著力加快武陵山區中心城市建設步伐。
積聚力量寸建寸管 打造品質之城
橫平豎直、單調簡陋的配電箱經過“高手”涂鴉,變成一幅幅賞心悅目的藝術圖畫,1月15日,恩施晚報記者來到州城東風大道,發現該大道多個配電箱都畫上了色彩鮮艷、構圖獨特的美圖,配電箱大變樣,讓城市增色,也讓街頭多了一份藝術和文化的味道。
東風大道、航空大道、土司路人行道改造工程如期完成,精品景觀樹完美亮相,城市顏值再次刷新。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州城城市建設成果豐碩的一年,是帶給市民全新印象的一年。
在州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州長劉芳震在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報告”)時,對過去一年州城建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回顧。
2018年,“州府主導、規劃州管、州市共建、以市為主”的州城規劃建設管理體制全面建立,數字恩施地理信息平臺基本建成,城市建筑坡屋頂、民族元素等城市設計管控不斷強化。
具體來說,硒都大道、旗峰大道開工建設;209繞城線華硒物流園段、龍洞河南路建成通車;施州大道東片區下穿通道即將貫通;譚家壩—虎民路、七里坪高速路出口—金桂大道、恩施北—施州大道三條高速出口綠化美化,航空大道、東風大道、土司路人行道改造三條人行道改造全面竣工;清江亮化一期工程全面啟動;車壩河水庫引水工程開工建設;啟動實施“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裸土覆綠”,持續推進“治堵保暢、治噪保靜、治污保潔”,州城人居環境不斷優化。
除了報告中提到的工作以外,城區主干道弱電整治初步完成;人行天橋和跨清江橋梁修繕美化工程即將完工;“六城”同創深入推進,國家園林城市通過復查驗收;“路長制”全面落實,“寸建寸管”理念漸入人心,市民獲得感不斷增強。
繡花功夫,品牌引領 激活城市活力
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持續大手筆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以市民需求為導向,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路網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讓城市風貌“有里有面”,提升城市“顏值”和城市品位,將州城打造成“中央會客廳”。
實施金山大道一期、209繞城線華西物流園段、施州大道北段三條道路綠化美化工程;加快清江帶狀公園、鳳凰山森林公園、掛榜巖公園建設;開展廁所革命,州城除涉密單位和學校外,所有機關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單位廁所、停車位;開展“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裸土覆綠”行動……
這一系列工程的開展都是州及恩施市用繡花功夫實行“寸管寸建”,加強品牌引領,激活社會治理、城市管理的一個個具體表現。
不得不提的是州城實施“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裸土覆綠”行動。
為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我州決定在州城范圍內組織開展“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裸土覆綠”工作,拆除州城企事業單位臨街和院落間實體圍墻,并改造成城市公園(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院落)對外開放;推進“花滿州城”工程,打造城市閑置土地、街頭綠地、城市入口和干道等道路花卉景觀,提高城市綠化品位;對建設新區裸露土地逐一制訂綠化補植方案,及時做好復綠工作,確保城區裸露土地植被全覆蓋。
“300米見綠、500米入園,原來‘養在深閨’的樹木花草透了出來,成為市民享有的公共‘綠色福利’。”2018年8月9日,恩施市政府在州城“拆圍透綠”行動中率先垂范。通過黨政部門帶頭示范,拆除市直部門單位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公共場所之間的實體圍墻,拆除違章建筑,并對單位內景觀提檔升級。
同時,州公安局也積極響應號召“拆圍透綠”,打造“清江衛士公園”。
根據《州城“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裸土覆綠”工作實施方案》,計劃到2019年5月1日,州城中心城區120平方公里范圍內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裸土覆綠工作完成率達到95%以上。
截至目前,第一期明確46家應拆除圍墻的州市直重點單位中,除保留圍墻2家,無實際拆圍任務5家外,其余39家單位均已完成拆圍工作。
健全功能加強管理 州城面貌迎新變化
“城市顏值不斷刷新,特別是‘拆圍透綠’后,拉近了和老百姓的距離,讓老百姓共享‘公共綠色’。希望今年的變化更大,讓更多老百姓為州城建設點贊。”州人大代表楊昌永在參與分組審議時對2018年州城的變化贊不絕口,對2019年更是充滿了期待。
今年,州城建設的重點是圍繞加快建設武陵山中心城市。
高起點規劃州城,強化城市風貌管控,彰顯山城特色、民族特色。嚴格規劃實施管理,維護規劃的法定性、權威性。
高品位建設州城。加快推進州城外環通道、硒都大道、旗峰大道、高旗大道等重點項目建設。全面建成金龍大道、五峰山隧道和施州大橋東片區下穿通道。啟動建設金山大道西段二期、209繞城線五標段、施州大道延伸(爛草灣—龍鳳壩)三條市政道路。加快建設清江帶狀公園、鳳凰山森林公園和掛榜巖公園。開工建設紅廟社區公園、耿家坪公園、金馬水庫濕地公園和七里坪公園。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街區小游園。
高標準管理州城。深入開展“六城”同創,持續推進“治堵保暢、治噪保靜、治污保潔”,啟動城區道路黑色化工程,打通一批街區路,暢通微循環。加快實施“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裸土覆綠”,完成金山大道一期、209繞城線華硒物流園段、施州大道北段道路綠化美化。
高質量服務州城。推進智慧恩施、數字恩施建設,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加快推進智能公交站牌、智慧信號燈、智慧停車場建設,運用大數據、高科技,讓城市更加美好。
“城市建設力度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總是在不經意間就會發現馬路寬了、環境美了,基礎設施更完善了,可以說這里每天都在發生新變化。”這是市民對州城變化的共同感受。
州城,這座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城市魅力的“城市會客廳”和“城市金名片”,正在更加自信地展現著她的獨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