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絕不落下一個貧困群眾,我們有決心、有信心。”1月20日,恩施市代表團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展開熱烈討論,“脫貧攻堅”成為熱議話題。
向前進代表說,2019年,是恩施市整市脫貧摘帽的交賬之年,恩施市將精準脫貧與全面小康、“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試點相結合,打造“鄉村振興”升級版,抓實“六基”“六個全覆蓋”“六個清零”,強化政治站位、強化統籌兼顧、強化工作重點、強化政策水平、強化務實擔當、強化獎懲機制,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和擔當,全力以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讓所有群眾感受到黨中央的關懷。
2018年,恩施市統籌資金12.7億元用于脫貧攻堅,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群眾認可度高達90%。吳衛平代表認為,這些都是全市上下鉚足了勁、克服了很多困難、實干苦干得來的。他建議,要緊抓“616”工程和“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拓寬特色產品市場,發展“訂單農業”,提高產品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這幾年脫貧成效十分明顯,我們社區已經脫貧,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我們有信心!”向開珍代表認為,脫貧攻堅要緊扣“精準”,把情況摸清楚,因人施策,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大力氣,并做到貧困村與非貧困村同步推進。同時,加強技術指導、技術培訓,把發展的產業管理好,讓老百姓持續穩定增加收入。
紅土鄉稻池村這些年發展鄉村旅游、特色產業,4000多名吃“煤炭飯”的村民如今吃上了“旅游飯”。說起家鄉的變化,黃大忠代表難掩激動。他希望政府加大對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特色民居改造、民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希望能考慮建設沙地鄉至紅土鄉的跨清江大橋,促進兩地共同打造旅游景區,推進高山鄉鎮發展。
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胡桂鳳代表表示,需要政府高起點、科學化編制縣、鄉、村規劃,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市場主體,打造保留鄉村風貌、體現鄉村特色、留得住鄉愁的生態休閑基地。邱瓊代表認為,需要學習“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加大人居環境特別是集鎮、社區、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的整治力度,倡導積極向上的新風尚,先建試點,再全面推進。
“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實現全面小康,是群眾的迫切期待,也是壓在我們每一位干部肩頭沉甸甸的責任。”“我們將牢記‘堅定不移舉全力、打硬仗,確保縣市全部脫貧摘帽’的要求,有決心更有信心打贏這場戰役。”代表們擲地有聲的言語,包含著對政府工作報告的肯定,更充滿對今年發展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