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川是恩施州面積最大、貧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貧困地區,因病致貧返貧率高達46.83%。近年來,利川市精準把脈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癥結,開出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補償、補充醫療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健康管理五味“藥方”,為貧困群眾織起一道堅實的健康防護網。
破解因病致貧,讓群眾看得起病。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民政救助、補充醫療保險“四位一體”保障機制,組建健康扶貧工作專班,出臺《利川市農村醫療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利川市健康扶貧工程及行業扶貧實施方案》等系列方案。立足山區群眾看病就醫負擔重、因病致貧返貧比例高的實際情況,將全市所有農村居民住院報銷按照“985”的標準,實行保障全覆蓋,讓廣大農村貧困對象最大限度地享受健康扶貧政策紅利。
防止因病返貧,讓群眾少生病。實行大病集中救治政策,確定利川市人民醫院、利川市民族中醫院、利川東方和諧醫院為定點醫院,分批、分類對部分胃癌、食管癌、終末期腎病、直腸癌、結腸癌、白內障進行集中救治,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就醫基本醫保報銷比例提高到90%左右,大病、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80%,年度個人實際負擔醫療費用控制在5000元以內。
強化資金保障,減輕群眾負擔。由該市財政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元/人的標準(民政資助對象全額兜底),設立農村貧困人口“兜底保障資金”,防止慢病拖成大病,增加醫療負擔。印發《利川市健康扶貧“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行動方案》,按照50元每人的標準,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健康管理,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224個家庭醫生團隊,簽約建檔立卡貧困戶69143戶,簽約率99.92%。
提升醫療水平,讓群眾看得好病。實施基礎建設工程,重點支持醫療衛生建設。全市標準化建設的衛生院占比均達到100%,“五化”村衛生室建設全覆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農村醫療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實行城市醫生與村醫“一對一”結對幫帶,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加強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培育重點專科51個,夯實醫療衛生基層基礎。創新村醫管理模式,培養壯大村醫隊伍,實行“縣招、鄉管、村用”管理機制,解決村醫養老待遇,方便群眾就近看病。推進智慧醫療建設,推進衛計、人社、扶貧等單位精準扶貧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市域內就診“一站式一票制”結算;建設“互聯網+遠程會診”,搭建遠程會診、影像診斷、遠程教學系統,讓貧困群眾享受優質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