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袁作森)2月18日,記者從恩施市教育局獲悉,2018年該市共資助貧困學生81582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學生73878人次), 發放資金6027.5萬元。
近年來,恩施市堅持黨建統領行業扶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將教育扶貧作為撬動貧困人口脫貧的支點,既秉持“貧困戶需求導向”,也有助于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讓貧困人群在知識與技能獲取中“換腦子、想法子、變樣子”,獲得自主脫貧、奮力致富的能力。在全市教育系統廣泛推行“153”工作法,效果顯著。其中,“農村網校”“家校連心·親情小屋”等教育扶貧品牌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反響。
2018年7月3日,一曲以快板形式傳播的教育扶貧微視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該視頻由恩施市教育局官微“硒都教育”發布,宣講了扶貧措施和資助政策,得到了網友們的積極轉發、留言和點贊。“教育扶貧政策宣傳做到家了,簡單清楚,很棒!”一位網友評論道。
此外,恩施市還有效推行“電話預約、政策宣講、收集佐證、記入手冊”四步工作法,發動各校分組安排教師進村入戶宣傳政策,將教育資助明白卡、致家長一封信等教育扶貧宣傳材料送到貧困戶手中,及時收集在校生受資助信息和相關佐證,并及時反饋到村(社區),確保不漏一生。
據悉,恩施市已建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學段、全覆蓋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體系,2018年該市為1434名貧困大學生發放生源地貸款1112.1萬元,為67名到基層單位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發放學費補償金44.4萬元,全面落實“脫貧不脫政策”的要求,做到“應補盡補,不落一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