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牌儀式現場。

恩施清江外國語學校初中部大型德育活動現場。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清江教育集團率先做出積極響應。4月20日,恩施州清江教育集團成立了青少年思想政治研究院和家庭文化研究院,舉行了揭牌儀式,并先后在恩施清外初中部、高中部舉行了感恩勵志教育專題演講活動,清江教育集團恩施校區師生及家長共12000余人見證了揭牌儀式,聆聽了專題演講。
清江教育集團成立家庭文化研究院和青少年思想政治研究院,特聘北京大學教育文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學校文化發展戰略研修首席教授王繼華教授為清江教育集團家庭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特聘原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院長李文長教授為清江教育集團思想政治研究院高級顧問,特聘中國香港湯恩佳孔子思想宣講團副團長兼首席講師李亞軍老師為清江教育集團首席講師,特聘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管理學博士,中國青少年責任與成長大講堂顧問兼培訓講師楊發坤博士為清江教育集團高級顧問,共同為清江教育集團的發展出謀劃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清江外國語學校辦學以來,把立德樹人作為培育學生的基本目標,學校堅持“以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為根本,以走進學生心靈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為抓手,以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為目的”的德育工作方針和思路,構建了以“習慣養成教育”為主體,以德育的“社會化”和“生活化”為兩翼的德育教育模式。而本次成立青少年思想政治研究院及舉辦系列教育講座,是該校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思政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文化研究的一次重要的實踐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要切實“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邏輯重音鮮明地落在了“家庭建設”這一事關民族復興的時代命題上,家庭建設在社會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
在揭牌儀式上,王繼華教授闡述了家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深度解讀家風、家訓的意義,讓師生和家長朋友們明白,家是培養人堅強意志和正直品格的基礎性學校,人的能力和修為是從這里開始的。清江外國語學校以當仁不讓的氣概,勇擎時代的旗幟,成立家庭文化研究院,力促家庭文化建設呈現出以致力于精神信仰、人性美德、文化育人、藝術審美、道德道義等方面為最高追求的特征,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訓成為當今家國同構格局的歷史背書,引導“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成為家庭建設的價值取向。清江外國語學校,正開啟關注家庭文化的社會價值、以文明的視野思辨家庭未來走向的時代。
集團邀請了李亞軍老師為師生及家長作了《讓生命充滿愛》的感恩專題演講。李亞軍老師用充滿激情的話語,感人至深的事例,以愛為核心,生動地講述了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愛自己四個教育主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教育意義。李亞軍老師帶領大家重溫過去,反思現在,句句啟迪心靈的話語,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引起了全場的共鳴和無數次的掌聲!
清江外國語學校辦學12年來,共向社會提供了23200個學位,向高等學校輸送高中畢業生4421人,向重點高中學校輸送初中畢業生6648人。歷屆中、高考成績均位居全州前列。高中部學科總體水平位于全州前四名,部分學科水平居全州第一、第二名,先后有但堂華、姚元俊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有849名學生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全國“雙一流”高校錄取。辦學以來,全州中考狀元連年花落清外,歷屆中考成績人均分、及格率、優分率均位居全州第一;有3131名學生考入省級重點高中,錄取率超過60%;有210名學生被華中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錄取,錄取率占全州85%以上。學校先后被評為民辦基礎教育“五星級學校”,湖北省民辦教育最具影響力“品牌學校”,中國研學實踐教育“示范學校”,“全國先進民辦學校”。
學校為政府節省硬件建設投資、運轉經費、教職工工資等公共財政開支近10億元,為促進教育和社會公平做出了巨大貢獻。學校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自2006年開辦起,先后為1100多名優秀和貧困學生資助學費、生活費共計2154萬元。學校與公辦學校錯位發展,填補了恩施州基礎教育高端選擇和國際教育的空白,得到了政府、社會和家長的廣泛認可,成為了恩施州最有影響力的知名教育集團,為恩施州的教育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清江教育集團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扎根中國辦教育,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的美好需求,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為祖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